“你三哥的性子,爺是他的親爺,又哪能不知道的。打小就受不得別人捧,一捧就飄呼得忘了自個姓什麼。”
“你手握鎮南軍,無影軍聽你號令,還是兵部尚書;有著你這樣的親妹妹,他又怎麼可能在京中沒人捧他?”
所以祈老頭能肯定,三郞回京後是指定會飄。
人一飄就會犯錯,這是必然。
他的乖乖,如果是鐵板一塊,不說是其它人的,就算現在皇上信她,時間久了皇上必也是會對她忌憚加深。
自古以來被天家所忌憚的人,又有幾個有好下場?!
但如果乖乖的身邊有三郞這麼個動不動就會犯錯的嫡親哥哥在,那就不同了。
鐵板有了缺口,它再不是堅不可催。
可祈老頭沒想到的是,三郞飄乎後犯的第一個錯,就是涉及到了人命,還是御史家的嫡公子!
祈老頭深知自個的孫女是個多聰明的人,他的有些打算不說,一時可能她還猜不到,但絕瞞不了太久。
他將三郞特意從邊關叫回來的真正目的,想來乖乖早已經心中有數,只是不說而以。
祈老頭說不上來自個這會兒是個什麼心情,他又怕著,又有些自責。
他怕孫女覺得他無情,愧疚於他一個親爺爺卻是毀去了親孫子的一生。
祈寶兒如祈老頭所懼的那般臉上的笑容寸寸的消失,最終頗有些呆滯的看著她爺,喉頭滾動,許久才艱難的發出聲音來。
“……爺··”
到這會兒,祈老頭反而有種落石滑地的坦然,,也許,他笑道:“乖乖,咱們就是農戶出身,帝王再是信重,你實力再是強大,也是一人難敵四腳。”
“何況,帝王的信重又能保持多久?
十年?
二十年?”
“你爹為何原是永安城的駐軍,後來卻是要駐守到邊關?”
“乖乖,這些想來爺不說你自個心中都明白,只是你不想我們替你操心,所以你不斷做些原就不該是你做的事,只為了讓賢王府的地位不容動搖,由此來保祈家平安。”
祈老頭以前看得還不是很明,他有的是生活閱歷,可畢竟一直生活在一個小山村裡,就是多活了幾十年,閱歷也是有限。
自到了京中後便不同了,他為了孫女想法子的融入進這個老王爺那個老伯父的圈子裡,大家因為他孫女的原因也樂得與他來往,一來二去的,哪怕對方只是無意間的一兩句,也讓祈老頭思維逐漸的與這些圈子交一合,來了個質的昇華。
祈老頭是個果決的人,理清弄明瞭他孫女真正的處境後,他將三郞和四郞倆都叫了回來【那時京中就這倆兄弟在】,告訴他們,祈家在京中需要一個愛惹事的‘混子’,讓他們倆中選出一個來當這個‘混子’。
三郞沒有二話便自薦,他也瞭解自個的德性,這個混子啊,他們家他來當最合適,否則到時一個整不好祈家就是出了一真一假倆‘混子’了。
再加上四郞現在是在為皇上做事,雖說沒正兒八經的職位,可他管的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將他給拎回來當‘混子’委實太過可惜。
這些,祈老頭也沒瞞著祈寶兒。
最後他說道:“乖乖,他們說是為了你,其實也是為了他們自己,為了整個祈家。
便是沒有你當上這個賢王爺,你大哥早晚也是要走科舉這條路的,到時不過是殊途同歸。”
為什麼大世族的人個個將家族看得那麼重?
因為無論是興還是敗,它靠的都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整個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