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個人碰到這種事兒都樂和不起來,劉員外也同樣。
可他反抗不得,只能依著對方的令行事。
所以他沒再繼續關注華城的事,也就暫時不知華城現今的真實情況。
不過這不是重點,像賢王爺這種身份的人,會向他一小小商戶開這個口,絕不可能只是問問華城的情況,而是,,,劉家有所用。
沒有著不願不喜,相反著劉員外和劉家老四倆兄弟的都是臉上難掩住喜色;有用就好,有用就好,賢王爺覺得劉家有用,那麼他們劉家就有救了。
華城的祈家軍多了起來,,,祈寶兒眸中微泛起了笑意。
她爹還是挺靠譜的嘛。
接著又是臉一沉,她爹既然已經察覺到華城有問題,為啥從來沒吱她一聲?
“本王想借劉家的地方一用,不知劉員外可否應允?”
哎喲別介,賢王爺您可千萬別這麼客氣對他們,他們害怕惶恐的說。
劉員外冷汗都出來了,“劉家一心向著朝廷,但凡是對朝廷有利之事,賢王爺儘可將劉家一切隨意取用,劉家毫無二話。”
這態度必需得表明清楚,他們劉家人對朝廷對皇上,那都是絕對絕對大大的忠心。
祈寶兒看著呈惶呈恐的兩人,不覺得好笑,只覺得心酸。
能成為皇商的劉家人,本該是那等意氣奮發之人,然現今卻是隨意一句話就能讓他們心驚膽戰。
不過端王府???
說真的,如果不是劉員外說到在大家不知道的時候做了這麼多的大事兒,就是她在京中,都沒怎麼去注意端王府的存在。
麒麟國沿襲至今,一直以來都真正實權在握的王位,只有一個賢王;現今的她,曾經的大賢王,大賢王前面掌著東北三州大軍的賢王等等。
麒麟國似乎對‘賢’這字很是寄予厚望,每一任的賢王不是握著守關軍就是朝中的生殺大權。
但這並不是說麒麟國就沒其它王爺,君氏嫡氏子嗣凋零也不意味著姓君的皇室成員就少。
這些的皇室成員,有些承的是降爵,也就是得封者是王爺,下一代就成伯爺了,再下代候爺,傳個幾代就只是普通老百姓。
也有的承的是世襲罔替的永爵,得封時是個啥,他的子孫後代世世代代承的都是啥爵位。
無論是為了朝廷的穩固還是永爵得來的困難,能得個世襲罔替爵位的人都是少之又少。
就說祈寶兒,她說來於麒麟國功績算是不小了吧,可她的賢王爵位,還只是降爵,將來她的孩子承襲,連個‘賢’字都莫得了,得另起封號承襲伯爵位。
整個麒麟國得到世襲罔替這項殊榮的王位,只有四個--瑞王,康王,端王,還有現在已經絕了後的韓王。
與到處囂張處處有影子的韓王不同,另三個王爺在京中都沒什麼存在感,除了平素裡宮中有大宴會他們會出現外,平時你要不去他們的王府,基本上就甭想碰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