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出發前他們夫婦都中的到了馬車內秋雨的那些話,夫婦倆都是聰明人,知道那些話是賢王爺借秋雨的口安他們的心。
也是賢王爺伸出了她的腿給他們抱。
這也的確讓他們安心不少,畢竟賢王爺的威名都傳到了宜城那兒,能抱上賢王爺的大腿,仕途上絕對要比周文珣自個慢慢折騰的要強上幾百倍。
只是吧···
周文珣是個有自己堅持的人,他這一生不畏強權只為民,情願自個苦了幾十年也從來沒向那些逼迫他的人低過一次頭。
如果周文珣只為了自己升一官一發一財,他自己有能力,他還有個漂亮媳婦,早特麼在京中已經佔一席之地了。
他心底深處真正不安的是:賢王爺的這個‘賢’字,她當不當得起?
賢王爺一路救盡心盡力的帶他們一家回京,照顧得那叫一個妥帖,可以說吃穿住行處處都顧到了周全。
他的夫人的小兒子身子骨都弱,尤其是小兒子,出發前他都擔心這一路小兒子能不能撐得過去。
而現在呢,周文珣頗有些嫌棄的瞅了眼賴在自個媳婦懷中的小兒子,竟然比出發前還胖了一圈,你說這講不講道理?
沒有什麼當該如此這話,周文珣有自知之明,賢王爺此行是為了邊連兩城的百姓與邊關的安定,帶他回京,不過只是順便。
雖說是皇上親自書信於他,可這封份,分量還沒重到需要堂堂一品賢王爺來親自送,他也沒重要到皇上的信來了同時還有賢王爺親自來接他。
麒麟國如此之大,能人無數,周文珣不知自己哪點入了皇上的眼,但他能肯定,他絕不是唯一一個能入皇上眼的人,更不是其中之最。
為一官一者最忌自以為是,否則離死已然不遠矣。
所以賢王爺一路過來對他們一家四口的照顧與保護,周文珣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賢王爺於他家有恩,天大的恩。
如果賢王爺並非他心中所想之人,那,,,他又該何去何從?
又掀開點窗簾看了出去,看著道旁伏地而跪的百姓,周文珣眼中一直含著的淚終於落了下來,唇角卻是已高高翹起。
-
周文珣這種外放官員進京述職,到了京城後住所有兩種,一是京中原本有家的自然就回家住,二是住在免費的驛館或是自個掏腰包去住客棧。
不過麒麟國自建國以來回京述職這類官員住客棧的一個沒有,甭管是真口袋空空還是為顯清廉,京中並無府邸的人,都是選擇住在驛館。
周文珣原也是打算住在驛館,他是真窮,夫婦倆口袋一起掏一掏,合起來都不到十兩銀子,就是有些農戶家,家中存銀都要比他這個知州要多。
哪曾想壓根就沒人問他住哪的問題,等馬車停下之時,馬車外傳來的是整齊劃一的高呼聲。
“恭迎王爺回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