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賢王爺可是兵部尚書,他們這些武將若是連賢王爺都信不得的話,那這天下,也沒人值得他們相信了。
對方那渾濁中不失銳智的目光看得祈寶兒心中失笑,果然能為將為官的,都不是普通人。
輕輕點頭,也是變相認同了衛將軍的話。
十二上前將證據接過收入懷中。
副將也是個知趣的,默默等在一旁看著這事兒辦好了後,他才又重新扶穩衛將軍繼續說道:
“今年朝廷發下來的糧賀柄琨還沒有送走,末將知道他藏在哪裡。”
至於知道這什麼不去取這種蠢問題,祈寶兒自然不會去問。
賀柄琨在邊城已經當了十四年知府,換句話說,他已在連城經營了十四年的時光,該建立的關係早已建立。
尤其是邊城與京城的距離遙遠,又偏遠疾苦,朝廷對這邊的掌控自然就要弱上許多。
賀柄琨說是邊城的土皇帝都已經差不多了。
可衛將軍不同,除了東南西北四方主力守將外,兵部為防各地駐軍自立為王為害到朝廷與百姓,對於各地的駐軍主將任期都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在四到六年便會不近距離的主將間看不出交織線的調動。
各地士兵同樣也會有調動,但不會如主將一樣的頻繁,更不會幾萬十幾萬大軍的拔營一塊調,勞恨傷財不是。
尤其是像邊城軍這樣的守關軍,哪怕隔壁是麒麟國的附屬國,偶爾間有衝突那是難免的,死傷總是有。
有了缺口再徵兵補上,數目又不多,自然就會選就近原則。
綜上,就造成了邊城軍裡許多計程車兵們原就是連城人或是連城附近的人。
一方是已經成土皇帝的知府,一方是幾年便會調離的主副將們···
當然,能不能收服將士們這是主將的本事,而顯然著,從連城現今的情況來看,衛將軍還並沒有徹底的收服邊城軍。
不過這點祈寶兒也理解,衛將軍才來邊城不到仨月,連城這邊的形勢光是從他倆的幾句話中就能聽出其複雜,又哪是那麼容易能說將幾萬大軍收服就能收服的?
“你們能調動多少士兵?”
這話···
衛將軍與副將倆都是眸色一深,倆都有點不敢抬頭去看祈寶兒。
他們倆是一前一後調到邊城來的,其它仨副將都是邊城原來的副將,他們這倆外來的很自然著便一直受著排擠,也很自然的他倆抱成了團。
他們本意是先了解清連城軍的具體情況,再針對所瞭解到的情況一一來收服。
本來這樣的計劃是主將們的通用計劃。
比如說一軍如果單純的崇尚武力的話,他們就用武力去收服,若是崇尚武力的同時還夾雜著其它的陰謀陽謀的話,他們雖是莽夫,可能為將的人也不是那沒腦子的純莽夫。
在得知到邊城軍的仨副將都與賀柄琨有勾一結後,兩人便商議著,可不能單純的一手來,得兩手抓。
查清他們間互相勾一結的證據後,先將證據送往京城,等京城那邊派的人來查賀柄琨後,他們這邊再拿下那仨副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