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世間有個詞,叫‘世事難料’。
這又得說到寧王娶寧王妃之前的事兒。
寧王曾經是有過一位‘未婚妻’的,是寧王母族的一個表妹,叫白麗珠,兩人勉強算是娃娃親。
之所以用勉強這詞,是有原因的。
白麗珠比寧王小六歲,在白玉珠滿月時寧王的母親帶著寧王去看白麗珠,巧的是,當時正大哭著誰也哄不住的白麗珠在看到寧王后立馬就止住了哭聲,而小寧王也似乎對這個小表妹很是喜愛。
白麗珠的祖母,也就是老寧王妃的親生母親見此就對老寧王妃用著玩笑的語氣說‘倆孩子有緣,不若給他們定個娃娃親,咱們兩家正好也親上加親。’。
生母的話老寧王妃不好當面反駁,便含糊著似是而非的應負了過去。
其實,兩孩子間壓根連個定親信物都沒,就更甭提正式的換過庚帖了。
簡白點說,所謂的娃娃親,不過就是兩家大人曾經說過的一句玩笑話而以。
可白家當了真,白麗珠更是從小到大都以是寧王的未婚妻為自居。
在寧王與寧王妃定親時,白麗珠就曾割脈過,是被貼身丫環及時發現這才救了回來。
人還不是做做樣子的嚇唬人,而是真一心求死的手割得深得連骨頭都露出來了;也是因此傷到了筋脈,曾經琴藝在京中頗為有名的才女,從此一邊手連琴絃都撥不動。
可能也正因此,或是白麗珠本就是個偏執的人,總之,在這之後白麗珠就變了,不再整天一副痴情於寧王的模樣,而是轉身與愛慕她的那些男子們走得親近。
也是從這時開始,寧王的生活中總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意外’,不是今天出府驚了馬,就是明天好好的走在街上天降花盆。
樓公公用帕子抹了下淚繼續說:“王爺知道背後是誰在害他,只是上面有老王妃在壓著,王爺自個也覺得對不住表小姐,因此都是能躲就躲。”
哪曾想,有些事兒啊,不是你躲對方就願意放過你。
在寧王妃快生產時,那時老寧王妃已經病逝,不過老寧王還在世,只是將襲位傳給了寧王自個去了永安城那邊的莊子裡靜養著。
有一日寧王收到了老寧王身邊的信僕送來的口信,說是老寧王病重,已經起不來床了,一直念著想見寧王。
寧王雖一心在寧王妃身上,可他同樣也是孝子,得到這個口信後,安排了下府上的安全便即刻趕往永安城。
在寧王走後不到半天,又是那個信僕一身是傷的狼狽著來到府中,說寧王在半路驚了馬受了重傷。
寧王妃聽到這訊息自然就急了,挺著七個多月的肚子也堅持要親自去接寧王回來。
卻不知,這不過是白麗珠買通了老寧王身邊的信僕而設下了連環套,就是為了要害寧王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