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的那些,得傳給下一任的晉王撐面子。
幾個孩子雖知道的不多,但多少也曉得了些晉王府不富裕的真相,所以聽到祖父說東西可以自己管後,都興高采烈的趕緊拿回自己的,準備回去藏起來。
男娃準備著這個可以拿來將來當聘禮,女娃準備收著將來當嫁妝。
祈寶兒這邊,接待了一早上的客人後,中午陪著祈老頭他們吃飯時,同時吃到了晉王府的瓜。
——麒麟國的第一任晉王,是啟元帝最小的兒子;五歲便被封王,十歲便上了戰場,十九歲成為大將軍,二十五歲時救了當時的皇帝、也就是他的兄長一命,被皇帝恩賞‘晉王之位世襲罔替’。
除了這個賞賜外,當時的皇上還將第一任晉王所駐軍的地方一併的賞給他做為封地,正是現在位於東面的芥州。
芥州離著東面與臨國的邊關左右都僅只一州之隔,臨海,山林茂密,屬於一個偏於氣候潮溼的地方;不過適宜於種植水蹈這類的糧食,晉王府每年能拿到的賦稅都不少。
可誰讓晉王府一脈都特別會生還每一任的晉王都比較好‘欺負’呢?!
第一任晉王就生了七個兒子,女兒現在已經沒有記錄,估計也不會少。
第二任晉王兒子也有五個;第三任厲害了,有九個兒子;第四任···
現在的老晉王已經是麒麟國的第十二任晉王,老晉王自己有十幾個兄弟姐妹,他自個有四個兒子,孫子暫時已經有了七個。
這還只是承襲了晉王之位的,沒承襲的那些如果數目要再加進來,沒上千也有幾百。
這是人數上的可怕。
再說說每一任晉王的‘好欺負’。
在麒麟國正常的家族裡,都是家產傳於嫡子,其它的孩子們成親後就會被分出去單過,從此家族是除非你有難否則不會再管你的生活。
除被傳承者外,嫡與庶之間的差別,也就是被分出去時所得到東西多與寡的差別。
簡白來說,若按正常來說,老晉王只要管他自己的兒孫;下一任晉王同樣的也只要管他自己的兒孫;至於其它人,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可晉王一脈的人就不是這樣,其它的不知,芥州封地每年晉王府所得的賦稅,是從第一任晉王起,這一脈的所有人都多多少少能分到一點。
至於這中間怎麼個操作法,外人並不知細節。
但眾所周知的是,晉王這一脈從第二任晉王起就再沒出過有本事的人,大部分都是啃著封地的賦稅過活,已經有好些現在都已歸於山林過起了農民生活。
祈老頭唏噓道:“他那老/三是個不孝的,佔了他們在芥城的府邸,把老晉王和老大老二老四都給趕去了鄉下;
老晉王病了都沒錢治病,還是他那大孫子向芥州的知州去借銀子,知州大人知道此事後大為震怒,上摺子給了皇上,皇上這才命人將老晉王給接進京來治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