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大門開,迎貴客。
民間俗稱:拜年。
不過都是年輕人和小孩子們四處去串,已婚的與已定親的都不會參與到這項熱鬧中。
早早的祈管家就在前院擺上一排的桌案,桌案上擺滿各類瓜果與糖類,還有著給大家來討吉利的小紅包。
“大人,一切都已準備妥當,只等小客人們上門了。”祈管家候在祈寶兒身邊,雙眼都笑彎成了月牙。
過年嘛,甭管高不高興,在主子面前笑就對了。
不過祈管家可是發自內心的歡喜,主子們大方,過年時給他們這些下人的節禮那是滿京城連宮裡的宮人都沒有的豐厚,還有賞銀呢。
就說祈管家自個,賞銀足有十兩,節禮有兩斤糖五斤肉、還有一套裡面全是新棉花的綢面冬裝。
唯一可惜的是,這樣的節禮他們不敢拿出去吹,就怕給主子們惹來麻煩,只能他們府上的人自個私下悄悄的偷樂著。
“等下我去竹園,你去叫大哥去梅園那接待男客。”
“是。”
大郡主府內的竹園和梅園一個位於東側一個位於南側,中間一座人工大湖隔開;無論從哪個門進來去這倆地方走的都會是不同的道,隔開接待男/女客再合適不過。
七時剛過,大郡主府便熱鬧了起來。
往年因為祈寶兒這個主子不在,大年初一時來府上拜年的都是各府上的小孩子;而今年嘛,如祈管家所猜,來大郡主府‘串門’的年輕人不少。
第一撥進來的就是離大郡主府最近、與大郡主府正對面的晉王府的年輕一輩。
原先大郡主府的對面住著的是和孝公主,和孝公主瘋了之後,皇上以讓和孝公主養病為由,給了塊封地,在封地那兒建了座公主府後,就把和孝公主一家子都給‘送’了過去。
對面的府邸在和孝公主一家搬走後空置了兩年多。
六年前一直在封地的老晉王病重,被皇上從封地給接回了京來治病休養。
老晉王在京中本是有座晉王府,位於內城南街那邊;只是老晉王一家在三十幾年前離京去封地後還沒幾年,晉王府因守在府上的下人不盡心而意外著火,整個晉王府都被一把火給燒成了灰燼。
雖說後來重新又建了起來,只是建成之後,那兒便已經不再是晉王府,而是被皇上賜給了當時的有功之臣。
所以這次老晉王回京,皇上就另則了一座晉王座還給老晉王。
正東面第二巷道的府邸,面積比原來的晉王府還要大上一圈,老晉王自然也就沒什麼再好不滿的。
祈寶兒聽她爺說過,這次老晉王回京他們家中間一輩都沒跟著回來,不過小一輩十幾個全都跟著老晉王一塊回京了。
這會兒那十幾個就站在祈寶兒的面前,七個男孩六個女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