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的是要不要請,可田老太的眼中,明晃晃的寫著抗拒。
祈寶兒倒不覺得她奶也跟著京中的那些貴婦貴女們學‘壞’了,細尋思下,其實老太太的有些顧慮都可以理解。
顧靈華是在李家鬧了一場後和李家決裂的搬回了永安候府。
甭管顧靈華有多少的理由,或是又受了多少委屈的觸底反彈,在外人的眼中,都是她一個小輩不只是忤逆了長輩,還在相公屍骨未寒時與相公的家人決裂。
這是不孝與不義倆都佔全了。
老太太就一普通人,對一個不孝又不義的人,自然是敬而遠之。
祈寶兒在田老太越來越警惕的目光下,輕笑的搖了搖頭,“我和顧二小姐並不熟,只是曾經聽說過她,奶你剛才提到了顧世子,我這才想到了她。”
呼~
一口濁氣頓出,老太太顯眼可見的臉上緊繃的肌肉鬆快了下來。
“你今兒是衙裡的事情少?”平日都天黑後才回府,今兒老頭子都還沒回呢,倒是孫女先回來了。
“嗯。”祈寶兒臉上的笑顯眼的比剛才要愉悅了幾分。
老太太雖說不聰明,但她對孫女有種直覺上的瞭解,很確定,此刻她的孫女很高興,還是那種做了惡作劇後的高興。
也確實如田老太所猜測的,祈寶兒在兵部幹一了‘壞事’。
怎麼說呢?
這事兒和大朝那天武將和戶部尚書的懟嘴架還有關係。
先說說朝廷給各軍一隊發軍餉的程式。
可不是戶部給軍隊收這樣的順序,而是各軍自個先報,軍一隊裡有多少人,是否有擴徵,是否新增了裝一備等等。
當然,朝廷下發軍餉的日期是固定,都是每年的年尾,還會因各軍一隊駐守之地的遠近而分個年年領還是三年領這樣。
細節先不論,單說報軍餉之事。
各軍會提前半年甚至是一年的將軍中的變動或是想要有的變動先報告給兵部,由兵部派人去核實審查是真實情況後,兵部蓋印透過,然後才會交給戶部,再由戶部核算後將所需的軍餉下發。
而這幾天,祈寶兒的手裡就有好幾份是兵部已經進行過審查皆屬實,遞交給了戶部後,戶部以各種理由給駁回的公文。
這事兒在兵部是歸侍郎管,可不是三位侍郎都各種理由的不在嘛,現在就歸到了她這個新侍郎這兒。
祈寶兒知曉這事的急切,沒瞅武將在大朝上都和戶部尚書槓上嘍。
於是,第一天就將這些文書重新審批了後讓人送去了戶部。
哪知戶部就是這麼的不給面子,當天又給駁回來了。
就算不衝為將士們討軍餉這點,就衝面子問題,她也不能忍好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