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聰明的反應了過來,“是賑災糧到了嗎?肯定是朝廷的賑災糧到了。”
別看這些人在縣城裡,可城裡也不是家家都有錢,真正有錢人就是染了疫,他們也只會待在家裡,不會跑縣衙門口這兒來和一堆的疫民一塊耗著,擱這的,都是已經沒法子只能求天家救他們一命的。
他們每天同樣和城外的疫民們一樣,靠著官府施粥過活。
也同樣的,已經好幾天都是隻一頓的清到幾乎能看到底的稀粥。
“真的嗎?”
疫民們都感覺身上的力氣似乎多了些,朝廷真的沒有放棄他們,真的來救他們了嗎?
這時有個小孩從縣衙內歡快的跑出來,邊跑邊喊:“太醫,太醫來了,好多好多的太醫,還有好多好多的藥,娘,娘,爹有救了,爹有救了。”
“二小子,你說真的?真的看到太醫了?”
“看到了,就在衙門裡面,他們已經在給衙門裡的人看病了,我都看到了。”
問話的漢子愣了會兒,突然的蹲下捂著臉嚎啕大哭。
把小孩給嚇的,退了好幾步後嗷一聲也哭著跑開,“娘~”
這倆的哭聲,像是個開關一樣,不會兒縣城外傳來一片的哭嚎聲。
“老天開眼。”
“皇上萬萬歲。”
被哭聲給驚醒坐在床一上發懵的祈寶兒,砸吧砸吧了嘴很是無語。
累的是他們這些運銀糧的人和太醫,老百姓謝的卻是那個張了張嘴就讓他們累死累活的皇上。
也睡不著了,祈寶兒索性穿衣起床。
開門出去,守在門邊的十二轉過身來忙行禮,“郡主。”
祈寶兒抬頭瞧了他一眼,嗯,口罩帶上了,“口罩發下去沒?”
那些口罩,都是鄭浩然一路上讓女流犯縫的,這事兒她還不知道呢,昨晚那好幾車的推進城把她都給震住了。
鄭浩然也是個人精,接了太醫們後,太醫告之防疫的第一步是口罩,他立刻就想到了後面兩大隊的流犯隊伍,給糧他們路上給不起,那就給錢。
他在景城買了一堆的白布和針線,裁了後縫成雙層的,縫三個一文錢。
這時代的女子無論貧富都是四五歲起就會針線活,口罩也就比巴掌大點,雖說縫三個一文聽著少,可她們邊走邊縫,一天能繚縫上三四十個。
也就是一天就有十來文的收入。
流犯的口袋那是基本全被掏空的,流放路上走得艱難,想要好過些得孝敬衙差,到了嶺南後他們還要安家。
這一天的十來文,就是曾經是隨便出手就百兩的權貴,都捨不得放棄。
對衙差們來說呢,流犯有了事幹路上也省了吵鬧和吃飽撐的勾心鬥角,走得都順當了不少,他們自然也不會反對。
在祈寶兒回到隊伍的前兩天,口罩已經多得沒地兒放了,太醫預測了下覺得在巴城應該已經夠用,於是這活計也就停了。
因此,祈寶兒並不知道她去嶺南的時間內,鄭浩然還辦了這麼一件大好事。
十二:“衙內的都發下去了,衙門外的也已經搬出去在發,城門外的那些等下也會有人送去。”
祈寶兒:“太醫安排去城外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