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隊伍過後,趕車的方啟對後頭車廂內說:“縣主,祈老爺,那兇手八九不離十跑不了,中書令呂大人親自前來,且他帶的都是無影衛。”
這事兒看來不僅是驚動了皇上,皇上還非常重視。
馬車內沒有應聲,也不知是聽到了不在意還是父女倆都已經睡著。
方啟便也不再言語的專注趕車。
後面的路再沒發生啥稀奇的事,一路平靜的回到祈家村。
可因為要進京赴宮宴,祈寶兒在家只歇了兩天又重新的坐上了馬車,趕往京城。
祈康安不愧是祈老頭的親大兒,果真這回一同進京的就是他所猜到了四人,祈老頭、祈康安、祈康泰及大郞四個。
已近年關,無論是走親訪友還是其它原因,各地前往京城的人不少,出了永安城後,一路上他們全程都是前有車隊後有車隊的擠著前進。
本只要兩天的路,到了第二天晚上,他們還要夜宿在野外。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前後左右全是人。
這時進京的人家都不是一馬一騎獨行,少的幾輛馬車,多的甚至幾十輛的都有,且都是各自帶著護衛。
一停下來休息,便這一堆那一堆,擠擠挨挨的瞧過去真真是人山人海。
好在是通往京城的路足夠寬,就算這樣也依舊留有可通行的位置。
像是真有‘一起夜宿野外必出事’定律一樣,祈寶兒他們馬車坐久了下來散步放鬆下,突然的離著他們停歇的地方相對比較龐大的一支隊伍騷動了起來。
臨時做為護衛的是後山無影軍的那些人,這回隨同的人裡依舊有方啟。
過了會兒,出去‘溜噠’了圈回來的方啟打探到了訊息:“縣主,那邊是淳康候府的人,淳康候與寧平郡主攜子進京,聽說是淳康候府的大公子病發。”
提到寧平郡主,祈寶兒想起了她以前聽到過的有關寧平郡主的傳言,“你確定是寧平郡主?”
不是說寧平郡主宅,明明嫁得近,可連回京看望和孝公主這個母親也及少嗎?
這事兒秋雨表示知道,她湊近了祈寶兒小聲嘀咕:“縣主,寧平郡主是早產,打小身子骨就差,要精心的養著。
奴婢宮裡的姐妹們聽說,和孝公主並不喜寧平郡主,寧平郡主之所以能有郡主封位,還是大長公主為她討來的。
和孝公主自來就與大長公主不和,也正因此,和孝公主對寧平郡主更是不喜。
當年寧平郡主都已十八了,和孝公主還沒有為其說親的意思,對外總說是因為寧平郡主身子骨不好她不放心,要多留幾年。
寧平郡主現在的夫君淳康候,也是大長公主為其保的媒。
淳康候無實權,只是個閒候,和孝公主對淳康候自是瞧不上,當年淳康候和寧平郡主倆回門時,和孝公主都沒給他們開門。
夫婦倆可是丟盡了臉,後來還是大長公主派了鯉郡王請他們去了大長公主府,這才算是全了淳康候的顏面。
這之後寧平郡主就及少回京,後來寧平郡主也是早產生下了病弱的大公子後,和孝公主就放了言不准他們夫婦倆再進公主府。”
秋雨聲音雖小,但也保持在祈家圍著的一堆人都能聽到的範圍,她也是有意,畢竟京中關係網複雜,如果祈老頭等人全然一頭懵的撞進去,要是被人有心算無心可就不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