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話題很自然的轉到祈康泰身上,他也是昨天才趕考回來,是全家人關注的第二物件。
祈康泰能說的東西比祈寶兒還多,他這回出去經歷的挺多,和曾經比,是真正的見了回世面。
因為提早了去容城得了便利,他想多看些書,能有機會去容城的一處很出名的書肆那兒受書香之氣浸染了幾天。
後來趕考的學子多了後,不說出名的書肆了,是但凡和書有關的地方都是人擠人。
臨近鄉試,每天去書肆人那叫一個多,又都是學子,互相間自有話題,很自然的,祈康泰那幾天在書肆中認識了不少人。
有容城本地的,也有和他一樣來自容縣各鎮的人。
他租了院子,可其它人並沒有他這樣的運氣,好些在客棧裡還得三四個人擠一間。
祈康泰這人別瞧在家裡不怎麼顯眼,在外他挺會做人,瞧著有些品行不錯又談得來的,沒蠢的邀請人到家裡住,但大家可以去他的院裡讀書。
獨立小院和客棧比,自然更加的清靜,且一群談得來的學子一塊,還能互相探討。
就這麼的,他這一趟可是交了不少好友,也長了不少的見識,並且,考完後互相還約好了等放榜後大家會來祈家村找他玩。
都是才十幾歲的人,這些學子間的相處可不是隻古板的‘之乎者也’,趣事可多了。
誰誰抄書抄著抄著把墨給直接喝了。
誰誰又為了尋找寫詩靈感上山,然後把自個給摔了個狗啃泥。
又誰誰誰連米和麥都分不清曾鬧出笑話過。
等等等等。
聽得一家子笑得前俯後仰差點飯都忘了吃。
田老太甚至笑岔了氣還得葉三妮扶著出門。
回到了家,似乎什麼邪祟,什麼陰謀陽謀都以遠去,只剩下了平靜。
不到半天,祈寶兒就知道了她不在的這十來天家裡及村裡的變化。
那叫一個巨大。
首先,村裡家家戶戶都開始養豬。
你沒看錯,是家家戶戶都養,上林村很給面兒的祈家村要多少豬仔仔他們就賣多少,還提供後續服務,保證了獸醫也會隨傳隨到。
里正給村裡開了個大會,說了養豬的好處也說了分險,最終大傢伙還是都願意冒這個險,有的人養一隻,有的心狠的直接來倆。
他們祈宅也養,祈老頭和祈康安商議後,把前陣子他們住的河邊那兒圈了一塊地出來,一下就養了整整二十隻。
她爺還說,這只是試水。
原本豬官的活是祈康安新買來的下人。
但祈康安買的人不多,漢子包括守門的那一家子也才六個,小姑娘倆,婦人一個,加上後來自賣自身進來的雷敏敏,總共下人也才正好十人。
大宅子住著是風光,可它也麻煩,你要保證每天宅子瞅過去都是乾乾淨淨,需要的下人就少不了。
做衛生得倆,做飯得倆,守門最少得一個,家裡還有其它一堆七的八的雜事呢,都離不得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