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的意思他明白,是得犯了錯天道才會罰,可問題是,大郞現在才十一歲,一輩子長著呢,誰能保證他能一直保持本心?
還好,還好,大郞已經歇了那心思。
天有些昏暗下來瞧著似要下雨,祈康安招呼了大郞一聲加快了腳步,大郞也忙緊跟上。
父子仨是駕著馬車來的,只是從山腳到半山腰的雲華觀沒有馬車道只有石階山道,馬車只能停在山腳處的茶棚旁。
雲華觀離永安城還有一定距離,山腳處的茶棚並不只供應去雲華觀的善信,還有來往的路人也會在此歇腳。
父子仨到山腳時天已經烏壓了下來,明明只下午三時左右,茶棚裡已經暗到都點上了油燈。
因這天氣,被困於茶棚內的人不少,父子仨進來不僅是坐無虛席,還有好些人只能站那歇腳。
“爹,咋辦?”太擠了,都快要人擠著人,也不曉得這雨啥時候會下又啥時候停。
祈康安佔著身高的優勢四處張望,邊抽著空回答:“我尋下有沒有空一點的地兒,要實在不成咱就只能去馬車裡躲躲。”
萬幸的是他們來時聽李道長的意見,把風馳寄在了茶棚的馬廄裡,如果只能躲馬車裡,馬廄有搭草棚頂,馬車再一擋,不比躲這裡面擠著差。
這時有個小廝裝扮的人擠到祈康安身邊,人實在太多又嘈雜著,小廝顧不上也沒法子行禮,正想拍祈康安的肩膀叫人,剛抬個手就給人擠得直接給撞到大郞身上。
準確的說,是本要往祈康安身上撞,只是大郞反應快的及時拽了他一下,小廝運氣背的這時正好又被另一方的人給擠了下,一個失力就給撞到了大郞身上。
有人撞到大郞也驚著了祈康安,看到撞人的人··“雙泉,你咋也在這?”
雙泉,路通判的貼身小廝。
這時門口又進來了好幾個人,雙泉被擠得笑都笑不出來了,只能艱難的只能微欠了下身:
“寶姑娘,祈老爺祈大少爺,我們老爺在那邊有坐,請寶姑娘和祈老爺祈大少爺過去歇歇腳。”
要換以前的話,路通判可是官身,就算是人家來請,祈康安都不敢舔著臉湊上去。
現在嘛,近兩來月路家和老祈家大房雖兩家/人沒怎麼走動,可也算是有來有往。
路通判幾乎每月到月尾都會讓下人或是託刑衙頭給他們送點東西,他們也會每月的趕集日家裡派個人給路府送點山裡打的野味送去。
再說了,他閨女現在可是縣主,也是有品級的人呢,算是受得起路通判這一請。
於是,祈康安像第一次見路通判時的場景有些像,同樣是抱著閨女領著大兒子去見路通判,只是這回底氣足了不用再裝得畏畏縮縮,就是被擠得有些狼狽。
路通判似乎是不想驚動周圍,坐在茶棚的角落一桌,加之現在天陰暗著光明得靠油燈,油燈又只有茶棚的櫃檯處一盞【茶棚晚上不營業,這不就沒多準備油燈】,要不是靠近,還真發現不了這兒坐著一城的通判。
看到父子仨過來路通判就笑著站了起來,祈寶兒現在可是從三品,他一主城通判是從四品,按律,他見著祈寶兒這個縣主是得行禮的。
問題是祈康安壓根沒往那去想,他速度又快,路通判才剛站起來他已經一屁股坐到路通判的對面空著的位置。
“太擠了,還好今天路老爺你在,不然這雨不曉得啥時候下又啥時候停的,我剛都準備去馬車裡躲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