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不在,他們只一會兒就有這收穫,已經是少有的好。
祈老頭臉上也掛著笑,“粥熬好後把蛋也給煮了,一人先分一個,有多的拿回去給你們奶和娘吃。”
至於那兩棒槌,祈老頭表示這會兒他完全不記得。
說完祈老頭跟變臉一樣的愁著看向內圍方向,“也不曉得乖乖快回來沒有。”
大郞:“爺,妹讓咱們自個吃,她走前不是說今天都會在內圍裡面,吃飯也會和那些人一起吃。”
曉得爺是擔心妹妹,大郞又勸道:“爺放心吧,妹自個身手就不說了,山裡沒啥能危害到她,再說還有銀仔和小椰子在呢。”
銀仔就不提了,那是山中霸王,到了這兒後進了山那叫一個如魚得水,都不愛回家了,整天瞅不到影子。
“小椰子可是高手,爺,小椰子能一召撂倒爹。”
雖然自家親爹丟了面子,但大郞還是很崇拜小椰子,太厲害的說,除了他妹外的第一厲害,只那手輕輕一推,他爹竟然往後倒退了足了兩三米遠才堪堪停下。
他爹可是連刑衙頭都打不過。
這裡還有個插曲:
祈寶兒進京的那陣子,刑衙頭來過不少次祈家村。
一次是為路通判送禮。
路通判感激祈寶兒的幫助,也是要交好她,得了衙門裡的月禮後,拿出一半準備給祈家村送來。
正巧著路通判在衙門口和家丁交待時被路過的刑衙頭聽到,刑衙頭就說他正準備去祈家村,不如由他直接帶去。
第二次是刑衙頭辦公/路過祈家村,刑衙頭說事兒不趕,拐進了老祈家大房坐了會兒。
就這麼一來二去的,刑衙頭現在和老祈家大房的關係跟親近的親戚都差不多,時常走禮的你來我往,老祈家大房幾斤肉幾把野菜,刑衙頭家送給白米白麵或是糕點。
這不,常來常往的,刑衙頭就注意到了祈家村的人都在練武,,呃,,反正刑衙頭看不出那是什麼武,怪怪的,但一招一式瞅著又挺有勁。
刑衙頭自個也是有功夫在身的人,不過他是家傳,還是傳男不傳女。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瞧到過幾次祈康安練習刀法和拳法後,刑衙頭萌生了想和他比一比的心思。
刑衙頭習的同樣是沒有內勁的外家功夫,貴在招式與速度。
而祈康安,祈寶兒一開始是隻教了招式,後來知道這世上有神人還有內勁高手後,這丫厚著臉皮跑下面去揍了個生前是內勁高手的使者,硬是討到本內功心法。
只是祈康安開始修煉的年紀太大,以前家裡窮身子又虧空得太厲害,現在得先調理身子,且就是調理好了後,在內勁這塊,他也很難成為高手。
所以祈康安同樣很注重外家功夫,他本身力氣就大,再不斷的提升速度,,,
這不,刑衙頭和他一比,還不到百招,祈康安手裡的木刀懟在了刑衙頭的脖子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