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那老太太可就有得嘚瑟了,“可不,我家乖乖那是一般人能比的?當時路上你就和奶說要讓奶住上大房子,現在可不就讓奶住上嘍。”
正在看書但半天一頁沒翻動過的祈康泰:“……”
他怎麼覺得娘是在內涵他?
應該是錯覺吧。
-
之後,祈家村的一切都在按步就班的進行著。
似乎剛進村時他們發現的村子異常是個錯覺,也似乎那具被挖出來的骸骨沒存在過般。
大家每天日出蓋房,日落而息。
一天一天的過去,漸漸的老祈家的兩間磚瓦房成形,然後上樑,入住。
不算是正式的搬入新家,現在大傢伙還都只是領救濟糧過活,老祈家就沒有大辦喬遷宴,只是請相熟的幾家吃了個晚飯。
總算是住進自個房子裡了,那感覺咋說呢,雖然還是全擠在兩個屋裡,就是多了那種腳踏實在的踏實感。
大傢伙都以為日子會這般平平淡淡的下去呢,誰知這晚,它就來了個‘不速之客’。
只建兩個屋,不過兩個屋都挺大,每間都是三十幾平。
要給祈康安安靜的讀書環境,祈康安夫婦倆真真是費盡了心,屋子蓋到了小河對面,臨時灶房搭到了離屋子幾米開外,飯桌也擺到了大房屋裡。
可以說是盡最大努力的杜絕一切對祈康泰有影響的噪音。
但同時,他們現在住得算是相當的偏了,半夜喊救命村裡人都聽不到。
大房的人都在睡夢中呢,突然一輛馬車停在了他們屋外。
侍衛‘咣咣咣’的敲響了大房的屋門。
一個自稱是吳大公子,但和吳昊遠長得一點都不像的男子來訪。
要不是他身邊跟著的是他們的熟人吳管家,光他半夜把人吵醒這一條罪,就能被祈寶兒踢斷腿給丟出去。
吳大公子先是朝著老祈家的人鞠了躬感謝,謝他們救了他弟弟。
人家這麼有禮,咱也不能失禮不是。
可剛客客氣氣的把人扶起來呢,這貨腰又彎下去了。
這回是道歉。
原來吳大公子一早給他們安排的,本是遙畔村,雖然遙畔村同姓同宗,但遙畔村背後在京中的真正靠山,正是鎮北將軍府。
吳大公子已經在遙畔村那邊都安排好了,村裡不會有人為難他們,房子和田地這些也只等祈家村的人入駐後就可安排,老祈家的,只要選好,吳公子會自掏腰包給他們辦妥。
事情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只能說,枕邊風有時還是挺好用。
和他們在屏城那得罪王家沒關係,而是吳齊兩府原來宿有舊怨。
事情還有些繞。
齊國公府的齊老夫人,和吳昊遠的奶奶吳老夫人原是手帕交,然後嘛,不知道什麼原因的,閨蜜反目成了仇人,兩府也交了惡。
“國公夫人乃齊老夫人的侄女,自是視吳府為敵。不知她從何處得知了三弟之事,,,
五通鎮縣丞程大人是其母族姻親,程夫人又與知府夫人交往甚秘。”
在一個地方安家,自然要了解周圍的情況,老祈家人已經都知道五通鎮就在九常鎮隔壁,同歸屬於太原縣。
除了避嫌躲起來的田老太和葉三妮,還有還在呼呼大睡的三郞外,老祈家在場的幾人都沒一個笨人,聽出了吳大公子的意思。
就是國公夫人因為知道他們救了吳昊遠,然後讓五通鎮的縣丞夫人走了知府夫人的路子,知府夫人嘛,給知府大人吹了耳邊風,把他們給安排在這兇村裡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