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都做成了怎麼還不高興?
“你不知道吧,他們是以前上河村那來的。”
“啊?上河村又給住人啦?”
“可不,也不知道是從哪來的人,怎麼不選個其它地方偏要住那哦,多不吉利啊。”
“哎喲,都人傳人的話,誰知道真的假的?背不住那是人家祖地呢?迴歸祖地不挺正常的事。”
“……也是。”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優點,就比如某些傳言這類。
像原上河村現老祈村,二三十年前發生的事,傳言也許當時轟動過,但先有官府的鎮壓,又經過了二三十年,大城市人多,新鮮的傳言多著呢,早就沒幾個人還記得什麼上河村下河村了。
父子仨並不知道他們離開後傢俱店門口還有這麼一出,目標明確的直奔府衙。
祈康安今天來還帶著任務,尋問下救濟糧的事。
好些村民可已經都要斷頓了,救濟糧要是沒立刻下來,他今天就得先買糧回去。
錢自然還是老祈家墊,不過這回是先墊給村裡,村民們再欠就不是欠他們老祈家,而是欠著村裡。
巧的是,府衙正門外站職的衙役中有一個正是上回祈康安來時站職中的一員,他還認得祈康安。
“你是來找通判大人的吧?通判大人有交待,你們村的人來了後直接進去找他。”
祈康安怔了下,“哦,好,謝謝。”
原來通判大人對他們村這麼上心的嗎?
衙役帶著三人繞過大堂從側道拐進二進,從角門進來後,又穿過倆花園來到個回形院內,接著領著他們走左側的迴廊來到最裡面的一間屋子門口。
衙役敲了敲門。
裡面傳出道有些沙啞的男聲:“誰?”
“路通判,是祈家村的人來了,您有交待過,祈家村的人來了直接領進來。”
“哦,讓他們進來。”
“是。”
衙役推開門,自個沒進去的退到一旁,朝祈康安使了個眼色,頭朝裡輕甩了下示意他們進去。
祈康安這一路早練出來了,和小將軍都喝過酒稱兄道弟過,現在嘛,小場面。
抱著閨女朝衙役道了聲謝,領著有些拘謹的大兒子邁步進去。
祈寶兒坐在爹的手臂上朝裡看,屋子不大,二十平左右,除門這面外其它三面都是粘著牆的格子書架,上面幾乎全擺滿了竹簡。
裡面辦公的就一人,路通判坐在正對著門的書案後面。
只看路通判的臉,他約莫四十來歲,但兩鬢已有華髮,人顯得很嚴肅,哪怕看著他們時臉上露著笑,可能是不常笑的原因,顯得有些皮笑肉不笑。
祈康安只是一介草民,見官是要跪的。
不過他有私心,他閨女可是神人,哪能隨便跪人?【這貨洗別人的腦,洗著洗個自個也被洗了。】
所以直接抱著閨女跪下,“小民見過通判大人。”
大郞也忙跟著跪下:“見過通判大人。”
路通判沒小心眼的計較還有個人沒跪,似乎還怕嚇到了人般,聲音還緩了緩的道:“不必多禮,快起來吧。”
等父子仨道了謝起來,他問道:“是為了救濟糧的事來的吧?知道你們過來什麼都沒,放心,回去等著吧,就這兩天會把救濟糧送到你們村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