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孩子們就得搬出去另過,要不還擠一塊只是分個灶什麼的,他們家又不是家裡不合要分,那分個灶和沒分有啥區別?
別到時反而分個灶而引起家宅不寧。
在乖乖跟他說口袋有五百兩那時,他就已經決定安定後要分家了。
五百兩,正好四兄弟一人一百兩,他們老兩口也一百兩,他們和泰子跟著大房過,那二百兩就交給大房。
這樣帳也好算。
老人手裡有,給孩子們分家這很容易讓孩子們心裡有疙瘩,這個多了那個少了,養老問題等等。
而現在就沒這問題了,他們老兩口沒錢也沒地可分,幾兄弟連大房這個乖乖的親生父母都欠著乖乖一百兩銀子。
至於他們老兩口,乖乖說是孝順他們的,孫女孝敬爺奶的銀子,但凡要臉的都說不出拿來分的話來。
這般幾兄弟誰也都沒啥好說的,一百兩也足夠買地皮再新蓋個房子,泰子呢,也有錢繼續讀書。
現在嘛,也差不多。
甭管乖乖口袋有多少,祈老頭還是原來的想法,一家依舊是一百兩,他不會也不允許乖乖再拿出其它來。
祈康安沒覺得有啥委屈,他是長子,養爹孃老那是應當,至於四弟,他媳婦連四弟娶媳婦都想到了,還差中間這些年的吃喝?
這事就這麼定下了。
老祈家基本不選房,而是選地自個蓋,除了祈康福。
他那一百兩被錢蘭花拿走了,他現在可是連鞋子都脫下來倒倒,也才湊出不到四兩銀子。
這祈老頭不管,自做孽。
和離和離,哪有和離給人一百兩銀子還分成一半糧食的?他們又不是什麼富戶。
不過那一百兩是乖乖借給三房的,這他不說啥,你反正自個將來得還,怎麼用他一老頭子不管。
但那糧可是全家的糧,是,乖乖那還有,可三兒他知道嗎?他並不知道。
在不知道的情況下,你就分了一半糧出去,有想過家裡其它人?
甭管是覺得安子本事大能弄到糧,還是覺得乖乖福運大不用擔心,都不重要。
對此,祈老頭心中一直是不滿著。
逃難路不容易,一路往前就得全家齊心協力,所以心裡再是不滿,祈老頭也壓著從來不說,就是在祈寶兒面前都沒表現出來過。
但現在安定了嘛,他雖沒說到不管三兒的地步,沒到那程度不是,但也著實是不想再讓他們兄弟繼續湊一塊生活。
那樣,他的傻大兒會吃虧。
傻大兒吃虧,就是他乖乖吃虧,這事兒不能幹。
至於祈康富,祈老頭壓根沒多想他。
老太爺家也決定選地皮另蓋,是祈開山的意思。
祈開山是個身負大義的人,他想的是大方面,他們家人口就六人,兩座相對新的大院就差點的一座,那裡面也有十幾間屋子,他覺得他們家沒必要佔那麼大地方。
而且,他還提了意見。
他們好像誰住那一座三進一座兩進的院子都不合適,院子都佔地大,給誰對別人都不公平,哪怕是抽籤,以後也肯定會有人心裡不舒服。
再說了,他們剛到,都缺容身的地方,蓋新房子什麼的都需要時間,暫時大傢伙可都沒地方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