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康安也笑呵呵的小聲道:“寶啊,你不知道,這貴人就是不一樣,佈施的東西都是頂頂實在。
瞅著那幾堆東西沒,爹打聽過了,都是用今年的新棉趕製出來的冬衣。厚實厚實的,穿上去一準暖和。”
聲音又壓低了好幾個度:“說是貴妃娘娘瞅著路過的難民心疼,自個掏了私房給置辦的。”
要他們什麼都不知道,這會兒指定和旁邊的難民們一樣對貴妃娘娘和宣王感激得不要不要的,賣命都願意。
可他們是從迦南城來的。
“爹,有打聽到衛城讓不讓人出去?”這才是關鍵。
“這沒打聽著,城外的難民都通城往這頭逃過來的人,這兒的衙役和官家嘴嚴得很,爹拿銀子都不好使。
你嚴叔去了,試試他曾經做過衙役的身份看能好使不?
城外要實在打聽不著,等能進著城了,咱城裡打聽打聽。”
嗯??
“爹,縣城不讓進?”
“不讓進,看到那邊一排排的木屋沒?說是通城有地方有疫,怕有疫病的難民進了城把疫病帶進去,一戶領一間屋子,咱得在那邊屋子那住三天,三天要沒生病,才讓進。”
這是古代版的防疫隔離嗎?
不過這裡不給你捏脈啥,來了就給分屋,拿著戶籍去領個牌牌,牌牌上刻著數字,木屋上也刻著數字,對應著入住。
有戶籍路上掉了,或是家人走散這種沒戶籍的咋辦?
你還敢說,那就被成為了流民。
一被發現就地拿下,立馬押到旁邊用燒紅的烙鐵往額頭上刻字,刻完就給押走,一輩子連為奴為婢都不能,只能當允當徭役,且子孫後代全是徭役。
老祈家一個戶籍上的就十七人呢,屋子一間間都只大約十平這樣,擠一屋裡不連站著都困難?
不過銀子打聽不來訊息,但作用還是有,祈康安給負責登記分屋子的主簿塞了五兩銀子,主簿立時就給了他五個牌牌,還是連著號。
這會兒葉三妮他們正在各屋子裡收拾,以前都被別人住過,誰知道是不是有住過得病的,沒聽到疫字還好,聽到了那能嚇掉魂。
清掃清掃,再從高大夫那拿些藥粉都撒撒,甭管有用沒用,圖個心安。
“進了城後也不能在城裡多逗留,不過能停下置辦點東西,爹問過那主簿,說停一天可以,就是能過一夜這種,擠著時間的置辦東西。”
借的是天黑要借宿的口。
規矩是死的,可只要有人在,規矩這玩藝兒,總會有操作的空間。
祈老頭小聲的來了句:“聽說每天貴妃娘娘都會到城門那兒看望難民,不曉得具體時間,說是一般看過就走,要是有誰入了貴妃娘娘的眼,還會賞賜些東西。”
父女倆表情一毛一樣的癟了癟嘴。
領東西的隊伍排很快,依戶籍而來,交戶籍給記數的人看,他朝後報出該拿多少東西,而後後頭的人拿出屬於你的你自個拿走。
排隊,領東西,這都不是個問題,有問題的是,當你領到東西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