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
“就剩四百來斤,我全要了,一斤一百三十文,略貴了些。”他們那邊一般是一百一十文到一百二十文這價。
他們這一路縫那老些麻袋是為了啥?
路上碰到蘆葦叢就上去摘蘆葦花,實在沒棉花的話,蘆葦花也能頂頂,在他們老家,好些人過冬可沒棉衣穿,都是裡面塞著蘆葦花。
可那不是事兒不是,據說衛城那邊冷著呢,他們老家可比不了,蘆葦花估計頂不住。
布和棉花有幾個弟弟在,祈康安交待祈康福買好立刻就回城門那和祈老頭匯合後,又調轉馬頭去買其它。
娘交待了,買肉,還得悄摸著多買,連家裡人都儘量別讓看清買了有多少。
路過一烤鴨店,買。
看到水果,買。
街邊有糖葫蘆,買。
蜜餞,買。
乾果,買。
糕點鋪,買。
路過一銀莊,祈康安抱著閨女跐溜了進去。
要麼說有些男人口袋別有錢呢,要不是怕待太久得有衙役來抓他們,祈康安能帶著閨女逛到晚上去。
祈康安算了下,他進城裡買東西來回大約用去了兩個時,等他回到城門內,祈家村的人竟然都還有部分沒進城。
剛才排他們前頭的葉員外等人早已沒了影。
買來的糧也全已送來,就堆在茶棚外頭,已經進了城的村民們老規矩的正在那記數,交錢,稱斤,搬自個車上。
田老太看到他的馬車,立馬巔巔的跑了過來,掀開車簾一角瞅了眼立馬放下,把人給薅到一邊。
“你咋就買了這點?”馬車內就裝了兩扇豬肉。
祈康安撇了眼自個蹦下馬車的閨女,朝田老太眼神示意,“我能只買這點嗎?不娘您說的,咱好東西別放外頭太多。
娘,我剛路過一銀莊,看到一簪子特別襯您,在寶兒那。”
田老太沒好氣的給了他一下,“都啥時候了,還買啥簪子?”
又問:“你媳婦呢?”
祈康安愣住,“啥我媳婦?”
哎喲這缺心眼的,“你給娘買,你媳婦就沒買?”
“哦,,,”他是該說真話,還是該說假話?
他這愣神的反應,在田老太眼中,就是大兒子逃難路上都沒忘孝敬她,反而忽視了自個媳婦。
覺得大兒子不該,但心裡也樂,她在大兒子心中比兒媳婦更重要呢。
板著臉卻壓不住眉眼的上翹,“下回可不能這樣了,給娘買了啥也不能忘了媳婦,三妮是個好孩子。”
“……啊,哦。”
不遠處的祈寶兒:“……”
爹給奶和娘各買了支銀簪時她就覺得爹實在難得,娘和媳婦一個沒忘,是個好男人。
現在再一看……
難怪她0娘和奶之間的感情要比另外兩個嬸好。
她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