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換以前碰到這類事,他只會感嘆聲他們運氣還算不錯,甚至有可能真會覺得北陽鎮還不錯,這兒的人起碼著良心還尚在。
可現在他明白,不過是戰亂剛起不久,路過與來到北陽鎮的人還不多而以。
據他早上所瞭解到的,他們是來北陽鎮避難的第二撥大撥的難民。
第一撥人多的,挺巧合,正是他們出村後在路上碰到的富戶,更巧合的是,那位富戶他姓吳。
其它有經過的或是直接落戶在周圍村子裡的,都是小股難民。
據他打聽得知,人數最多的只十幾人,且一個個瞅著就老慘,和他們進鎮前在城門外看到的那些一樣樣。
若是來北陽鎮像前面吳府的人和他們這樣的人多了,縣丞那些人掙大頭,鎮民們掙小頭,時間一久,只能用‘掙’來掙難民們的錢,他們還能滿足嗎?
這些思緒過腦一繞,祈康安又說:“北陽鎮一開始只說是讓咱可以待十天,只過了一晚又說願意落戶的可以落戶,我覺得我們不想留下的人還是儘早離開的好。”
這觀點得到祈寶兒的一力贊成,她坐祈老頭懷裡舉起爪爪發言:“我認同我爹的話,北陽鎮咱不能久留。”
祈康安說的話,大家還是有其它想法,一路而來那個累的啊,好不容易有個地方能歇個腳,自然是希望能多喘息幾天。
可小神人也說這話,眾人就不得不顧忌了,北陽鎮難不成不只是想多掙他們的錢,還有其它危險不成?
錢老頭問:“寶兒,是不是咱們待久了會出事?”
田大嘴也急急問:“寶姑姑,是不是您早上出去發現了啥?”
“不是,不過咱們早走比遲走更安全就是。”
裝富這事吧,一時能震住人,但時間一久,貪念這玩藝兒吧,它是會膨脹的。
可要不裝富人,在北陽鎮這個已經有些變了質的地方,又做任何事都會受到阻礙。
單說漢子們今天四處尋糧這事,如果不是他們中有所謂的富戶在,就不可能只不到一天的時間讓他們在鎮上尋摸遍,更不可能/能隨意出鎮在各村中到處竄溜。
祈老頭拍板:“安子,你和蔫巴一起帶人連夜去楊村,有多少玉米咱都要,明天,最遲後天,咱就得走。”
“成。”
祈康安和蔫巴都立刻起來,點了三十幾個漢子一起走,女人們也沒閒著,得將板車清出來讓他們帶去運玉米。
沒會兒屋內就只剩下了老祈家的人。
祈老頭示意祈康福將門關上後才問祈寶兒:“乖乖,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還是飄仔打聽到什麼了?
可再一瞅屋外的陽光,這時飄仔應該是出不來的。
祈寶兒反問道:“爺,咱沒到北陽鎮前有想到北陽鎮是現在這個情況嗎?”
沒有是沒有,但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成算的,北陽鎮對他們這些難民善意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