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沐上前挽著趙月的胳膊,靠在她的肩頭,輕聲說道,“媽,這不是給我的紅紅火火,這是咱家們家自己的生意,是你的事業,雖然我們現在只有一家店,但是我相信,媽這麼厲害,肯定會有第二家店,第三家店。”
“沒說的沒錯,開遍滬市!”趙月很是興奮,回到熟悉的行業,做著熟悉的工作,讓她信心倍增。
“開遍全國!”姜沐野心更大。
“對,到時候你找物件,結婚,這就是嫁妝!”趙月心潮澎湃,姜家的商店開了很多,但是,也只是侷限於京城,而她們的超市,未來肯定會遍佈全國。
姜沐囧,他們不是在規劃事業嗎?怎麼話題一個扭轉就到了嫁妝上了?
不過,看趙月興奮的模樣,姜沐也沒有反駁,她高興就好。
事實證明,有事業和沒有事業對一個人的影響那是有天壤之別的。
第二天一早,趙月就精神百倍的起來,騎著腳踏車去了新家那邊,實地考察了一番自家的門臉。
趙月可不是第一次開商店,姜家的商店能那麼快的上軌道,能那麼快的發展,趙月可是出了大力的。
只是看了一圈,她心裡就有譜了。
選房,裝修,開業,著送一套趙月簡直熟到不能再熟悉了,做起來更是得心應手。
孫家二老得知家裡還有一個門市房,震驚之後,也非常同意開商店這個計劃,兩位老人非常樂意看店,一個是自己認下的幹閨女,一個是自己的孫子,兩家人合夥開店,還就在家門口,二老被說有多高興了。
裝修門市,打掃房子的活兒直接被家裡三個大人攬下來。
至於家裡三個小的,當然是繼續往來皖市和滬市之間,繼續搗騰國債券,趁著暑假還沒有結束,瘋狂填充自己他們的小金庫。
聞宴自然也是參與其中,他也跟著三人搗騰國債卷,不過他的主要目的還是在逛古玩街上,而且是越來越痴迷。
這麼多次,雖然不是每次都有收穫,但是,淘到好物件的次數還是挺多的,他是越來越喜歡撿漏的感覺了,打眼買到贗品的次數也有,但是,每次他都能從中吸取經驗,補充自己不足的部分,他明顯感覺到,他知識儲備更足了,更加成長了。
聞家小少爺在16歲的時候,充分見識到了什麼叫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了。
比如孫泉,入行滿打滿算一個月,每趟古玩街,絕對穩賺不賠,當然,不是說他能賺多少錢,而是,但凡是他看中的,不管他買多少,賣出去的價格肯定比入手的的高。
不管是高出幾十還是幾百,反正就沒有虧過錢。
而姜沐就更不用說了,但凡是她入手,絕對是貨真價實的真品!
次次撿漏,不論大小,看的聞宴很是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