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紅葉只知“法律”這個概念,卻並沒有通讀所有的法律法規。所以她根本不知道,未徵得本人同意私自散播公民資訊,其實是違法的。
不過即使她知道有這麼一條規定,估計也還是會這樣去做。為了達成最終意義的公正,紅葉不介意使用一些不入流的手段,只是沾上一些汙點而已,她接受這樣的下場和後果。
人若有了“自損八百也要傷敵一千”的膽氣,大約已經可以歸入“危險人物”一類了。
實際上,紅葉蠻無賴的。
紅葉將自己收集來的關於秦豐澤的罪證,一齊貼到了同城論壇和當下最火的社交軟體上,同時小小斥資一筆用於推廣開啟局面,做完這些,她就得暫時收手了,而後續能蔓延擴散到什麼程度,就全部“仰仗”網友們的戰鬥力了。
紅葉的預期是把秦豐澤推到人前,使其家族無法在他審判時做小動作。然而始料未及的是,這樣一則爆料資訊的投放,竟引發了一場震動京都的反黑風暴。
事情的經過極具戲劇感,一系列的巧合猶如實現安排好的“一環扣一環”,極為連貫地引發了一場“多米諾效應”。
紅葉的爆料貼子被當做八卦貼被傳播開之後,足足用了一天的時候才爬上了熱搜版單,排名不高,堪堪守住末尾一席。
然而看到這個貼子的人裡,卻很有些一好事的考究帝和分析帝,他們旁徵博引來各種不為人知的資訊來豐富這個貼子,幾方補充之下,秦豐澤十惡不赦罄竹難書的形象竟無比形象了起來。
雖然也有人質疑,可每當一個質疑被提出,就有數百個“熱心網友”雙手奉上實錘。這些支援秦豐澤的聲音,反倒成了炒熱話題的重要推手。
後面的事情就漸漸失控了。
各種對秦豐澤的謾罵以及對zf不作為的不滿言論幾乎引爆了整個網路。貼子搜尋訪問量之大,幾度致使伺服器崩潰。
這還不算完。
秦豐澤只是個引子,在有心人的推導下,整個秦家也被迫亮相。那些洗白了還沒洗白的生意,全部被描述成了沾滿鮮血和算計的“下作勾當”,真真假假地被擺上了臺前。
這時,秦家下了一步十分十分要命的壞棋。
秦家對各個社交平臺施壓要求刪除對秦家的不利言論。秦家勢大,各個平臺不得不照做。
可這一舉動,立刻引來了各大吃瓜群眾的反彈,更有各路駭客大神動用技術把秦家的爆料貼幾度挖出再次貼到網路上,任憑網管怎麼刪除,那些貼子總是跟幽靈似地接連飄來蕩去地冒出來。
古人雲“堵不如疏”,想來秦家也是沒個文化人了。
網民的極度憤慨最終引起了zf的重視,恰好某重要會議將要召開,相關領導直接下發“全力反黑,嚴肅處理”的指令檔案,於是秦豐澤和秦家直接成了秋後的螞蚱。
秦家人也不是沒有求助過本家,然而這項指令檔案確是秦家的死對頭雲家下發的。再有幾億網民全程盯梢,即使勢大如秦家本家,也不敢貿然去保全這個分支了。
甚至於,秦家本家是對秦家保有怨懟的。他們覺得,如果不是秦豐澤胡作非為落人話柄,秦家也不至於走到這步田地,本家也更是不會遭此一劫。
本家收取旁系孝敬的時候,總是親親熱熱的“都是一家人”,真遇上事了又是一副“咋們橋歸橋路歸路”的嘴臉。人心涼薄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