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週,葉紅又來到了明珠城。同來的還有田華、阿紅、一個男隨從。
這次她們還是走路。
在大屋圍的時候,葉紅向長林提出要坐竹筏過來。長林說竹筏都去了明珠城運物品,不在大屋圍。
阿紅去找了蘇明,打聽竹筏的事情。蘇明說王雋給了大屋圍兩條竹筏,由專人看管,閒人不能上竹筏參觀。
蘇明為情所困,對阿紅說的一切都深信不疑,完全被阿紅蒙在了鼓裡。
竹筏在葉紅她們心中就是一個謎。有那一葉風帆,就能航行在大海上?遇到側風和逆風怎麼辦?
當然,泰羅族以農耕為主,海產品主要是一些灘塗的爬行動物和貝類,竹筏的作用似乎不大。
但葉紅知道用它做海運,是能節省大量人力的。
儘管現在還沒有進行海運的物件,但以後就難說了。而且她懷疑,王族人能捕那麼多的魚,應該是和竹筏有關係的。
所以,葉紅越是不知道,越想知道竹筏航海的秘密。
葉紅來了,英子接待了客人。
王雋照例要等到第二天下午才會見她。
看見田華就有點不悅,葉紅悄悄對她說道:“這裡的人就這樣。聽說王雋的課很重要,不能打斷的。”
葉紅對英子主動提出要像上次那樣參觀明珠城。
英子答應了。
第二天帶領葉紅一行參觀的,是美琳。
“我們的總管英子上次因為陪你們參觀,耽誤了一個上午的課,所以這次就由我來替她。”美琳解釋道。
“什麼課那麼重要?”田華皺著眉問。
“科學知識課。”美琳道。
眾人都不懂。
“我可以去看看嗎?”葉紅道。
“我帶你們到旁邊看一眼,但不要干擾裡面的人。”美琳答應道。
美琳隨即帶著一行人來到食堂窗戶一側。
裡面的王雋正在上算術課,站在黑板旁邊侃侃而談。
下面坐著幾十個聚精會神的學生。
王雋給下面的學生出了一道題:“三個打魚組,每個組都抓到了五百條魚,把這些魚送了二十條給廚房,剩下的分給十個人加工,每個人分多少條呢?”
馬上有學生舉手要求解答。
王雋點了一個女孩上來做題。
窗外的葉紅和田華也在心裡面默算起來。
兩個人還沒算出結果,就見上去的女孩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列了幾個算式後,得到了結果。
“報告老師,每個人應該分148條魚。”女學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