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的魚,必須馬上加工,過夜就不新鮮了。
不用王雋英子請求,貝麗把自己在明珠城的族人全部喊過來幫忙。她知道,幹這活,她們部族的人手腳麻利得多,說一頂二都不誇張。
貝麗的人加上英子調過來的人,十籮筐的魚,天黑前就加工好了。
英子過去把忙著收拾的貝麗喊到一旁,對她說道:“我們首領做出了拖網給你們用,又答應送你們竹筏,以後你們的人抓魚就沒那麼辛苦了,會閒下來吧。”
貝麗說是。
英子道:“閒下來不好,不如讓閒下來的人跟著我們一起到田裡幹活,這樣以後的收成也算你們一份。還有,王雋說以後你們也要住到明珠城來,城是大家的,修路建屋種樹這些活你們也應當出工。”
貝麗說道:“好呀,就聽你吩咐。”
她倒是好說話。
“那說好了,改日你把可以調遣的人告訴我,我便統一調配了。你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英子問。
“這次培訓班,我可以派人進去學習嗎?”貝麗問。
“培訓班是首領親自定的,你要是想派人學習,我和他說一聲吧。”英子道。她瞭解王雋的性格,這種事情他肯定會答應的。
貝麗想了一下,又覺得繞一個彎好像有點見外。
於是跟英子說還是自己親自和王雋說。
“好吧,你自己和王雋說去。”英子道。
貝麗找王雋一說,王雋立刻滿口答應。
“只要教室坐得下,來多少都沒問題。”王雋道。
“那我這次再派三個人來上課。”貝麗道。
“可以的。”
——
對於這個漁網,王雋還是比較滿意的,沒什麼,打魚效果顯著。
當然,這也是因為海里的生態資源還沒有經過人類的掠奪和破壞,魚比較多的緣故。放在現代,近岸拖網,只怕只有喝西北風的份,哪能抓到這麼多的魚?
拖網雖然做成了,不過也有改進的地方。透過觀察第一天捕魚,王雋發現,如果漁網能往下降一降,往水深處去,抓的魚可能更多。畢竟,竹筏在水面上一過,淺水處的魚便會驚得四散開來。何況,淺海區一般靠近海底魚更多。
所以他琢磨怎樣把漁網放進水深處去。
這個問題不是很難。把沉子留下,浮子去掉,將漁網的上邊固定在一根竹杆上,只要竹杆的位置能夠升降,漁網便能升降。
竹杆的升降,可以在竹筏尾部做兩個扒杆,扒杆上垂下兩根繩索綁住漁網上邊的竹杆就行了。這樣,控制扒杆就可以調節漁網的入水深度。
想到這一點,第二天王雋馬上著手改進。
改好後一試,效果果然更好。
捕魚的問題算告一段落了。王雋相信,有了拖網,族人再不會出現吃不飽的問題了。
人口少,隨便撈上幾網,就能管夠整個部族的嘴巴。
有了拖網,海水養殖暫時看來沒必要去搞了。
沒想到吃飯的問題這麼容易就解決了。這要得益於自己造出了有帆的竹筏。也因為有了織網的材料,這在一開始他是沒想到的。
當然,光有肉吃還是不夠的,稻米和果蔬也是必要的,種田不能鬆懈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