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不得不這樣做。
淺水灣的紐古族人,除了少數後勤人員以及老幼殘沒動,其他人都被緊急調遣到明珠城來了。
不僅如此,貝麗的人也差不多都到了明珠城。
如果老鷹嶺近的話,王雋也會把那裡的人拉過來的,可惜那裡離得太遠。
新來的人都被分派去幫忙挖水溝,或者在工地打下手,搬磚運石灰拌砂漿抬木頭。
除此之外,已經清理好的那一半田需要翻土。
幾塊育種的田馬上開始了作業。翻起土壤,鋤碎泥土,做出土廂,撒上水稻種子,蓋上草木灰。只等溝裡水來,潑水溼潤,便做成了。
還有,新房的配套工程和室外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地施工著。廁所、排水溝、化糞池、道路、綠化……
這個時候都要搶。
其實有些東西不搶也是可以的,比方說道路。
但既然幹開了,把這些東西儘量都做好不是更好?
王雋上下忙碌著。
他突然發現自己的知識不夠用了。
化糞池長成啥樣?不知道。從來沒有掀開蓋探究過。
化糞池索性就不做了吧。再說,化糞池是不是和自來水有關嗎,水沖廁所才有的吧。就學以前鄉下那些廁所好了,在偏一點的地方挖一個大大的糞坑,坑上面用木板架空,分隔成一個個蹲位。
糞便是農作物的天然優質肥料,在這個原始社會,建這樣的廁所或許才是正確的抉擇。那些偏遠山區小學的廁所好像就是這樣的。
當然在這樣的廁所如廁有一些垂直落體的不雅聲響傳出,那就不去管它囉。
綠化也是個大問題。
道路的兩側是要行道樹的。行道樹從何來?
在城市裡住久了的人都知道,路兩邊的樹木都是直接將大樹運來栽下去的,那樣才快。從小樹苗種起,多少年才能長成大樹呀。所以王雋要去森林裡物色樹木,然後喊人砍去樹枝,挖開根部,只留下樹幹和一部分樹根,接著把它運到挖好的坑裡種起來。
據說樹木認土地,移開的時候,還要帶一部分土過去,否則種不活。
管它是真是假,王雋喊人照做,挖一些樹根下的土帶回去,墊在樹根下面。
但是顯然,植樹是一項大工程,十天半月是做不完的。
只能在重要的地方植上少量樹,剩下的以後慢慢搞了。
王雋選了兩科大梧桐樹,種在兩棟房子之間。
他特別喜歡梧桐。花開的時候,滿枝頭白色紫色的花朵被寬大的綠色梧桐葉襯托,分外美麗。
房前屋後,則種了桃樹。桃花豔麗,春天花開的時候看上去賞心悅目。
“你把樹枝都砍掉了,只剩下樹幹,它能活嗎?”有人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