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不少村民因她家的肥皂作坊賺到了錢,趁著空閒去鎮上買了布匹,準備給家裡人做幾套秋衫,鎮上鋪子裡賣的成衣太貴了,遠不如買布匹便宜。
村裡人過慣了苦日子,基本都是自個兒買布匹回來做衣服,但也有不擅長針線活的婦人,於是便找了秋蓮娘來幫忙做秋衫。
前幾天趙鐵柱挑著兩捆柴來的時候還在說,自家孃親沒日沒夜地給村裡人趕製衣服,趙老太太成天抱怨她費家裡的油燈。
都是鄉里鄉親的,秋蓮娘沒好意思收村裡人的錢,幾乎是免費幫別人做衣服,趙老太太當然氣不過。
對此,姜曉曉也沒法說什麼,她家找秋蓮娘做衣服,都會往布匹裡偷偷塞些碎銀。
這個年代沒有縫紉機什麼的,做衣服是實打實的手工活,費時費眼又費力,縱然她家和秋蓮孃的關係好,也沒好意思佔她的便宜。
一開始秋蓮娘還會把銀子還回來,但她家壓根不收。
秋蓮娘至此也就作罷了,愈發盡心盡責地為她家做衣服。
此時,秋蓮娘就是來給她家送衣服的。
姜家院子裡。
秋蓮娘掀開竹籃上的布,從裡面拿出幾套新衣,有大有小,有秋衫,有冬衣,大號的是姜未的,小號的是姜曉曉的。
姜曉曉的目光,一下子定在了一套芙蓉色的窄袖小襦襖上。
不得不說,秋蓮孃的繡活實在好,這套小襦襖完全貼合她的身形,領口和袖口處有精美的刺繡,上面還鑲了白色毛領,毛色白絨絨的,是兔毛。
她家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宰殺些兔子,餘下的兔毛打理乾淨後便會送去給秋蓮娘,讓她自由發揮,沒想到她這雙巧手還能將兔毛繡在領口處,實在太好看了。
姜曉曉喜不自勝地將這套窄袖小襦襖抱在懷裡,這料子是緞子面料,手感摸起來很軟和,穿在身上不會像粗布那樣摩擦面板。
要不是現在的天氣不適合,姜曉曉真想馬上穿上去試一下。
除了幾套新衣,秋蓮娘還從竹籃裡摸出了一頂兔毛小帽子。
帽子前邊嵌著兩顆圓乎乎的眼珠子,帽沿縫了一圈兔毛,後邊還用兔毛繡了一團小小的兔子尾巴,看上去分外可愛,活靈活現。
姜曉曉把玩著兔毛小帽,愛不釋手。
這手工,這質地,放在現代高低是一個手工定製的高檔貨。
“秋蓮姨,以你這繡活,若是以後開一家繡坊鋪子,準得把周圍的生意都搶光了!”
秋蓮娘聽著姜曉曉對自己毫不吝嗇的讚美,開心地笑了笑:“瞧你這小嘴說的,若是我有能力開一家繡坊鋪子,以後你家的新衣我都包了。”
“這可是你說的哦。”姜曉曉俏皮地眨了眨眼睛,“等以後我有錢了,就去鎮上買一間繡坊鋪子,專門請你來當繡坊的老闆娘!”
秋蓮娘只當她在開玩笑哄自己開心,笑著應道:“行,只要你有繡坊鋪子,就算不給我發工錢,我也會去給你當老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