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沈大將軍一死,定國公府便沒了頂樑柱,多少人盯上了他的兩個兒子,想斬草除根,以除後患。
當年的沈確不過也才十多歲,人小力微,他的大哥更是因父親之死傷心過度,一病不起,偌大的家業在那些人虎視眈眈下,根本守不住。
沈大夫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謝絕了聖上的豐厚賞賜,帶著兩個兒子下嫁給了當時還只是一個江喻的父親。
江喻的父親只是一介小小富商,在京城那些勳貴世家眼中翻不出浪。沈大夫人這一舉動,讓那幫豺狼虎豹徹底安了心,篤定沈家的這兩個兒子以後不會有太大的作為,更不會走上他爹的老路。
聽完了周掌櫃講述的沈家衰落之事,姜曉曉不禁有些唏噓,心中卻是更加對這位素未謀面的沈大夫人多了幾分敬佩之情。
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為了保全兒子的性命,頂著巨大壓力下嫁,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這是作為女子的不容易,更是作為一個母親的不容易。
姜曉曉抬頭看了看一望無際的天空,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都是別人在替他們負重前行,這樣的太平安穩日子都是別人用血肉之軀換來的。
“也因著這些事,江少爺年紀輕輕考上舉人之後便再無動靜……”周掌櫃說著,目光不覺看向遠處的地窖。
江喻打小聰明,自上學院起就被院中的山長譽為奇才,他也不負眾望,十歲考中童生,十二歲考上秀才,十五歲便中了舉人……在當時的學府可算是轟動一時,聞者無不羨慕佩服的。
饒是透過原著知道江喻在科舉仕途上有所作為的姜曉曉也不覺驚愣住了,十歲考中童生,十三歲考上秀才,十五歲便中了舉人……這也太厲害了!
這個時代的院試為兩年一考,鄉試為三年一考,這意味著什麼,江喻一路從童生考至舉人,中間沒有一次落過榜,才能這年紀輕輕的十五歲便成了人人豔羨的舉人老爺!
“那為何江哥哥不繼續考下去了?”姜曉曉疑惑地道。
十五歲的舉人啊,就算她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也懂這兩個字的含金量。
老李家心心念念想要出個讀書人光宗耀祖,李守德將近二十歲考上童生都被當寶一樣的存在,如今三十多歲了還在鉚足了勁考取秀才功名。
在這個時代更有多人許多窮極一生,也才堪堪考中了童生,很多老童生六七十歲了,還在樂此不疲地參加……
但轉瞬,她突然想起原書中劇情,江喻最後確實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如願考上了狀元,但那也成了他的催命符。
——他最終落得慘死牢獄的下場!
“曉曉,你知道在咱們大胤,考中舉人意味著什麼?”周掌櫃卻是反問道。
姜曉曉默默地點了下頭。
不僅僅是在這個小說構建的世界中,在她所認知的古代世界裡,科舉制度始終貫徹學而優則仕,只要考中舉人便意味著有做官的資格。
朝廷那幫人怎麼可能眼睜睜地看著江喻走上仕途,那豈不是為自己樹立敵人,就算他不是沈大將軍的後代,但這般天賦絕豔之人也不可不防。
她理解江喻藏起鋒芒,放棄仕途走上經商之路的心思。
但……原著劇情中,他為何又突然改變主意去走上仕途呢?
是什麼原因改變了他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