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看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和日本小說《孤獨的美食家》,裡面對美食的描寫都極其細緻。竊以為:看含有美食元素的小說與散文,比看純粹美食家們的餐後感受,更能觸動對吃的遐想,更讓人感到飢餓難耐。
作為具有標準金牛座特質的孩子,我尤其對吃一道興趣盎然,同時自己也是一名造詣不錯的廚子,喜歡湊各類美食圈子的熱鬧。
在吃貨界文學圈,自來有這種說法:北有梁實秋,南有汪曾祺。一開始看的是《人間草木》,前一陣去書店看到江蘇人民出版社彙編了《食事》。汪曾祺先生關於美食的散文,主要是以南方飲食文化為主和一些吃貨朋友的軼聞趣事。
在古人美食家中,尤其喜歡袁枚的《隨園食單》,雖然他本人不會做飯,但是作為一個吃貨,他收集了好多食譜,寫的挺有意思的,半夜看會被饞死。
汪曾祺的《五味》、《四方食事》也是我的大愛,最喜歡他是因為:他說的都不是什麼用料名貴的菜,普普通通的小菜經他一說特別有味道。
即使在我們中學課本里,也隨處可見飲饌文學的啟蒙讀物,比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裡,介紹了冒著紅油的高郵鹹鴨蛋;魯迅在《社戲》裡描述在船上邊看社戲邊剝豆子的情景;《孔乙己》裡擺弄的茴香豆......
說起中學,不由想起在那時讀過的陸文夫的小說《美食家》,他把蘇州的風味小吃,講的十分到位,淋漓盡致,以至於當時年齡尚不大的我,對蘇州的嚮往,不是拙政園,不是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寒山寺,而是蘇幫菜。
當時就在想,如果我能在蘇州該多好啊!
時光荏苒,沒想到當時的嚮往,竟然能成為現實,現在的我去蘇州,只需要開一個小時的車,就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蘇州風味菜餚,不由感嘆造化弄人。
來到起點讀書,欣喜地發現,有大量的美食類作家湧現,創作出了許多高質量的美食元素的作品,特別是最近讀到的一篇大作:《美食探險隊》。
作品《美食探險隊》,簡直腦洞大開,在魔物橫行的末世,開始了一次美食之旅。前面說到,我對烹飪很有興趣且在行,因此尤其能認識到作者在美食上的功底。
這部含有美食元素的作品,不僅僅是美食描寫,令人垂涎欲滴,在人物以及故事情節展開上,同樣可圈可點,精彩紛呈。這在起點美食類小說中,尤其難得。
此時我正在一艘小船上,在江南某片水波不興的平靜湖面,剛剛享受了鮮美的湖蝦船菜,一壺溫熱的黃酒。酒足飯飽之餘,不由提起筆來,寫就此篇文字,與諸君分享。
——————
《美食探險隊之霍池訪談錄》
霍馳是種花國的一名資深大吃貨,在吃火鍋的時候,被牛肉丸子嗆住,因窒息不治身亡,享年三十歲。
然而神奇地是,他的靈魂卻奇蹟般地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的人身上,而那個世界正處於魔物橫行,糧食極度短缺的末世。
霍馳在系統阿布的幫助下,把當地無人敢於問津的魔物,做成美食享用,不但度過了初期的生存危機,更憑藉著這一特長,在末世裡混得風生水起。
著名物理學家愛育沃瞿教授,常年致力於異世界的電波訊號研究,前不久他終於成功地聯絡上了霍馳,並經過他同意,將他意識短時拉回這個世界,接受了種花國著名美食訪談節目《種花吃吃吃》的採訪。
【主持人】:你好,霍馳,我是主持人笑湖戈,你也可以叫我的小名小虎哥,這樣親切一點嘛,哈哈,你有小名嗎?
【霍馳】:呆若木雞狀,半天反應過來,有點小激動)我真的又回來了?你叫我小年糕吧!那邊的朋友們都這麼叫我。
【小虎哥】:好的好的,小年糕,我現在想問你一個觀眾朋友們急迫想知道的問題,那就是你穿越過去以後,如何在那種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下,活了下來的。
【小年糕】:活下來的前提是有我係統阿布的幫助,它教會了我如何處理魔物成為合適的食材。第二就是我在種花國這個世界,前三十年人生裡,積累下來的豐富的美食烹飪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