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
“竟然敢自稱‘經’,狂妄!”
“連文聖弟子整理而作的《文聖語錄》都沒有自詡為‘經’,何人如此大膽,自以為超過文聖……”
平京貢院點評房亂成一團,數十名寬袍大袖的大儒慷慨激昂,各自抒發心中憤慨。
他們憤慨的重點,便是一份寫有《三字經》題名的考卷。
且不說自詡為經有多大罪,這份考卷的作者陳平本身就是一個爭議頗大的話題人物。
身為本次鄉試副主考,同時又是霍夫人霍啟燕胞兄,霍啟正在得知陳平即將參加鄉試時,就已經打定了要將陳平黜落的主意。
為胞妹復仇只是其一,打掉陳平這個革新旗手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
.
從“院試聖諭”事件起,這場由詩聖一系發起,文聖欽準,諸聖附議的儒門革新,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了半年之久。
結果如何呢?
半分好處未見,反而極大損傷了儒門根基。
沒錯,確實有許多人在《勸學詩》激勵下,抱著撈取大好處——“黃金屋”、“顏如玉”的想法開始讀書。
但這些人胸中半點正氣也無,如何能助儒門弘揚浩然正氣,只會汙了聖人之學。
最重要的是,革新中推行的減少尊師束侑、降低學習耗費、取消考試費用等等手段,讓所有儒門大族收入銳減。
以霍家為例。
革新之前,每名秀才參加鄉試的費用大概在萬兩上下,報名費,試卷費,潤筆費,食宿費等等等等。
每年參加鄉試的秀才有近萬之多,所產生的費用總共有上億兩。
霍家身為經聖一系中堅,每年可以從這上億兩白銀中獲得三千萬兩。
革新之後的現在,秀才們參加鄉試的費用大大降低,從萬兩上下降到不足兩千兩,總費用才不過兩千萬兩左右。
僅是這一項,霍家就要減少八成收入。
試問,在這種情況下,身為霍家一員,霍啟正還會支援革新?
不止如此。
革新的另外一項重要內容,也極大地傷害了儒門大族子弟的尊嚴。
原本各大族都有免試晉升名額,自家子弟只要參與族中考核就可以獲得免試晉升名額,從儒生晉升到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等等。
現在呢?
他們必須要放下身段,跟那些粗鄙淺薄的泥腿子同臺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