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不白伸出一根手指搖了搖,說:“非也,非也。”
接著,顧不白指了指對面的一張椅子,說:“王爺,請坐。”
現在的熹王顯然比之前說要坎下手臂送給姑姑的熹王耐心沉穩多了。他也沒有再問什麼,一撩袍子就坐下了。
於是,大廳裡只有古熹一人是站著的了。
古熹有點尷尬,想溜走,於是她說道:“我去看看仙女把水燒好沒……”
“姑姑,”誰知,顧不白又抬了抬手,指了指熹王旁邊的那張椅子,說,“你也坐吧。”
古熹:“……”
“王爺,你不會介意我們老闆坐你旁邊吧?”顧不白說,“正式介紹一下,這是我們金水流的新老闆,姓古名熹,當然,王爺你一般都叫她姑姑。”
熹王抬眸淡淡地看了古熹一眼,聽不出什麼情緒地說:“本王記得。”
古熹心裡一跳,心想,現在的王爺……莫不是清醒的?這清醒的王爺記得之前的事?
古熹惴惴不安地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在心裡回想著自己先前究竟有沒有得罪過王爺,做出什麼出格的事,說出什麼出格的話……
只聽到旁邊熹王說道:“從本王府上下人口中得知,本王約莫是大半個月之前在街上暈倒了,醒來後就變了個性子。”
顧不白點了下頭,說道:“定是那時被路過的鬼上身了。”
熹王簡單地把之後的事講了一遍。原來一開始他府上那些人以為他是暈倒摔地上後磕碰到了腦袋,也請了太醫看過。太醫說沒大礙,不日自會恢複。然而一日一日過去,熹王不僅沒好,反而性子越來越不正常,還經常甩掉隨從,私自外出,急瘋了一堆人。
他的皇帝大哥後來聽說了這事,還特地帶太醫來看過他。然而熹王被太醫院的太醫看了個遍,也沒被看出個所以然來。身體無外傷,那就是中邪了——最後,皇帝得出這麼一個結論。
熹王最近額頭上戴的那顆黑曜石,就是皇帝陛下送的。據說這黑曜石是一個高人送給他的,於驅邪避邪最是有用。皇帝深信熹王戴上後,定會痊癒。
熹王把額頭上那珠子拽了下來,說:“本王自是不信這種玩意兒。顧老闆,本王聽說過你的本事,也在偶爾清醒時諮詢過府內老人,都說全京城若你沒本事讓本王恢複,就沒人有這個本事了。”
顧不白被誇得這麼厲害,古熹聽了都要不好意思起來。然而顧不白不僅全然接受,反而贊同地點點頭:“王爺府內老人說得對,若我治不好,那全天下就沒人能讓王爺你恢複正常了。”
“全天下?”熹王竟笑了,“口氣倒不小。”
顧不白:“這是事實,王爺。”
這時,水仙提著一壺開水進來了,放到了大廳內的一張桌子上。
“謝了,仙女。”顧不白說,“我這有上好的白牡丹,先請王爺品嘗一番。”
不用他說,顧小白就主動站了起來,從一個櫃子裡拿出了一瓶茶葉罐。罐子開啟,古熹看到裡面的茶葉竟是綠葉中夾著白色的,同一般的茶葉不太一樣。
顧小白泡茶的動作十分嫻熟,不一會兒便見到茶水中沖泡後的綠葉託著嫩芽,宛若花之蓓蕾綻放,十分得賞心悅目。
自然,香味也清醇得很。
比起賈曉婕,熹王顯然更懂茶。他還沒喝,甚至在還沒聞到味道的時候,僅僅是看著顧小白拿出的茶葉,就說:“極品。”
顧不白說:“茶如人,人如茶。王爺,待喝完了這杯茶,我就告訴你驅鬼之法。”
懂茶之人品茶……很慢。
古熹只知道這茶確實和顧不白先前拿出來的那些不太一樣,不是一個檔次的,但具體也品不出哪裡不同,有何高階之處。
她盡量慢地喝著,但還是比其他人更快地喝完了手上這杯茶。
顧小白晃了晃被子,對她笑了笑,淺啜了一小口。
顧不白說等熹王喝完茶後就告訴他驅鬼之法,果然就告訴了他。
“王爺,一般鬼呢,都是在人死後去就去投胎了的。但也有些鬼,因種種原因,停留在人世間。這種鬼呢,一般是飄蕩著飄蕩著——若你們開了天眼,現在出去,就能見到無數這種鬼。”
古熹被顧不白說得毛骨悚然了起來。
而旁邊的熹王,一點反應也沒有。
“所以說鬼一般是不會附身在活人身上的。但是王爺你身上既然被附了一隻鬼,那就說明這只鬼不一般,他先前可能一直附在哪裡,所以一下子自由了反而不習慣了,非也要再找個容器附著……”
顧小白低低咳嗽了一聲,看了自家哥哥一眼,那眼神好似在說“哥哥你說話注意點兒,竟然說人家堂堂王爺是個容器”……
顧不白伸手掩了下唇,繼續說:“所以要想把這鬼從王爺你身上趕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另外的容器,不然他肯定不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