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仁收集完螺蝦卵,烏騅也把那些螺蝦全都吃乾淨了。
雖然肖仁留了三分之二的卵沒收,但回頭看看,自己這行為怎麼看怎麼像一個滅人全族的大魔頭啊……
“唔,問題不大。”
肖仁帶著烏騅繼續趕路,其實他現在不靠烏騅,也能簡單的辨別方向了,只是沒那麼準確而已。
如果想趕路快的話,完全可以把烏騅收進寵物空間,什麼時候覺得方向不太確定了,再把烏騅放出來。
只是肖仁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他想趁著這段旅程,好好培養一下烏騅,讓它在一次次戰鬥中,儘可能的增長戰鬥經驗,並且趁著這個出海的機會,認識更多的海洋生物,瞭解不同海獸的攻擊手段和弱點。
等它把這些都經驗都掌握,既可以教導寵物空間裡那群鯊魚,也能回鮫人族教導鯊族。
其實別看鮫人族外圍的鯊族經常狩獵,但它們的戰鬥經驗並不比寵物空間裡的鯊族多多少,畢竟它們的族群形成了威懾,本就少有生物敢犯,它們平時大都也只在自己的領地狩獵,幾乎不往外擴張,而它們領地裡的生物,基本沒多少能打得過它們的,而且千年下來,即便是領地裡的一些強悍海獸的弱點也被它們摸透了,它們的狩獵也就沒了太大的生命危險。
這樣的生活日積月累下來,肯定沒什麼好處,尤其這還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不過肖仁這種“找教官”的辦法,也只是治標不治本,他之前採取的那個讓鯊族收縮領地,故意漏怪的做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那樣做,磨鍊的不僅僅是鮫人族,同樣也能磨鍊鯊族。因為鯊族收縮領地後,空出來的領地肯定有人覬覦。
這些能覬覦的生物,基本都是能跟鯊族打一打的海獸,不管這些海獸能不能拿下這些空出來的領地,它們在來到那些海域的時候,終歸是避免不了和“鄰居”鯊族發生衝突的,甚至若是成功佔據了那些空白領地,它們和鯊族的衝突會更多。
而和這些勢均力敵的“鄰居”戰鬥,就是給鯊族一個很好的磨鍊機會。
這中間必然會有不少犧牲,而肖仁現在培養“教官”,就是在儘可能的讓將來這種犧牲來的少一點。
肖仁帶著烏騅又遊了兩天,這兩天的時間裡,他們只碰到四波怪,而且基本都是螺蝦那樣的弱小生物。
只不過這些生物數量都不太多,還不夠肖仁一個人……熊填飽肚子的,也幸虧之前碰到的螺蝦,不然這會肖仁只能和烏騅吃寵物空間裡的生物來填飽肚子了。
這兩天肖仁也一直讀取遇到的生物的記憶,但是可惜的是,它們知道的跟螺蝦都差不多,不如說,這個地方生存的基本都是這些很慫的生物,從它們記憶裡也基本都沒見過什麼強大的生物。
唯一有點值得注意的就是它們好像都本能的覺得越往中心區靠近就越危險,不敢靠近。
現在肖仁其實已經處於中心區了,進入這片區域以後,肖仁和烏騅遊了將近半天,卻一個活物也沒遇到,這裡的活物值得不僅僅是海獸,而是連各種藻類都看不到。
說起來,肖仁大概也明白之前遇到的生物為什麼那麼少了,他一直忽略了一件事——越靠近中心海域,海洋植物就越少。
這個世界雖然各種不科學的力量,但關於食物鏈這點基本還是要遵循的,植物作為食物鏈底層,也是最基礎的一環,一片區域一旦沒有了這一環,那整個生態鏈都要崩潰,也難怪這片區域幾乎成了生命的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