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
首先就是轉賣問題,第一個轉賣的大家族,第一個買大家族魚池的人,都是肖仁安排的。
而後來把魚池的承包費一步一步炒起來,也是肖仁操控著大家族,在幕後干預市場。只靠這群生性淳樸的原始人,怎麼可能把價錢炒到10倍那麼高。
而且這些被控制的大家族,賺到的魚裡,大半都在暗地裡運往了鮫人宮。
沒錯,肖仁就是故意割了一波韭菜,收穫也很豐厚,空手套白狼的利潤足以付那些遺孀半年的食物了。
不過在魚池的問題上,他也只割這一波韭菜,畢竟魚池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福利全民,減輕鮫人們生存壓力的,這個本質可不能變。
至於他為啥割韭菜,單純是讓這些鮫人長長記性,免得下一次再遇到這樣的事,他們還在那兒觀望。
隨著魚池的推行,鮫人族漸漸過上了半獵半牧的生活,有點像古代的農民,閒時上山砍柴打獵,平時在家務農,只是形式稍有點不同,鮫人族是男鮫人外出組隊狩獵,女鮫人在家養魚。
女鮫人們不再是天天在家補皮甲,修武器,帶孩子,養魚同樣可以提供很多食物,這大大的利用起了一部分限制生產力,將會給鮫人族的生活水平帶來很大的提高。
鮫人宮的學校也在儘快的培訓更多的農科老師,以派遣到各個部落傳授養殖知識。
而在教師派遣這一塊,肖仁也動了些心思,他讓長老會打亂了原有的順序,所有老師隨機分配,而以前一般是這個老師是哪個部落出來的,就分配到哪個部落。
這就導致很多老師去了和自己不同族的部落。
當然,這其中有不少人都不幹,也有的去了那些部落以後,被氣跑的,但還是有一半的人在那些不同族的部落裡呆了下來。
肖仁之所以這麼安排,是想利用這一點,逐漸緩和部落間的歷史矛盾。而下鄉老師就是個最好的突破口。
各個部落現在急於得到養魚的知識,他們自然就不敢怎麼著這些下去的老師。當然,給小鞋穿的情況還是有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老師被氣跑了。
總的來說,下去的大多數老師可能會受氣,但基本不會有人身危險,而他們在部落裡傳授知識,為人師長,讓人不自覺的心生敬意,這種模式相處時間長了,會大大改善那些部落對異族鮫人的看法,初步緩和彼此的關係。
這是具有歷史性的一步棋。
很多人覺得學習沒用,以前肖仁也這麼覺得,但現在卻非常慶幸有些東西沒白學。
肖仁的這些點子,其實並不是他看過什麼管理類書籍,單純是從歷史上學來的,肖仁對歷史還是比較喜歡的,無論是世界歷史,還是中國歷史。
仔細研究歷史你會發現,歷史其實就是最好的管理書,它包含著最深刻的成功事件經驗,失敗例子教訓,它能教會你,怎麼走向成功,怎麼走向覆滅,什麼因素會讓你的手下叛變,什麼因素可以讓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肖仁在學習這方面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高中的時候,因為看不懂正治這一科裡面的哲學部分,導致他就選了理科。其實他還是挺想學文科的,尤其是裡面的歷史和地理。
他以前經常覺得學習沒用,其實也是因為這方面有點怨憤——話說學個正治搞毛線的哲學啊!這玩意兒不應該是給哲學院的那些神經病學的嗎?
學了哲學以後,就不貪了?就能變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變成人民的名義裡那個看星星的區長還差不多。明明叫做正治,學的東西卻跟正治沒有半毛錢關係。
肖仁猶記得剛接觸到哲學概念的那段時間,他懷疑人生的那段階段,自我?本我?超我?我可去你的吧,本來他還覺得自己活得挺明白的,可自從學了哲學以後,他感覺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他其實一直覺得自己工作以後的鹹魚狀態,就是沒從哲學困擾裡走出來造成的後遺症,嗯,絕對是這樣。
書歸正傳,隨著鮫人們逐漸熟練起養殖來,人們的也漸漸有了餘糧,在食物這方面,恢復到了入侵生物沒來之前的那段時間,相信再過一些時間,食物方面會大大改善。
不過有一點肖仁始終很頭疼,就是食物儲存的問題,現階段鮫人族雖然有餘糧,但是不能儲存很長時間,這就展現出水裡和陸上的差距了。
在陸地上,糧食曬乾以後,可以儲存好幾年,但鮫人族的魚在海里頂了天儲存十幾天,這種熱氣騰騰的天氣裡,甚至兩天都儲存不了,必須趕緊吃上。
現在肖仁唯一能想出來辦法,就是利用冰。
用水元素掌控,把魚等食物冰起來。考慮到冰這種東西在鹽水裡融化的特別快,還得準備挖一些類似地窖的地方,把魚扔進冰起來,然後再埋起來,並定期用水元素掌控冰一次,差不多就是弄了個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