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翼無語道:“蟬這種隨處可見的蟲子有什麼可研究的,再說紅雀也不喜歡吃蟬,我關注的那些進化鳥類大都是猛禽,更喜歡吃肉。”
好吧,見他都認不出來,肖仁也不琢磨了,不過他就不信這麼變下去,系統一點反應都沒有,早晚出個結果。
剛要把蟬收回去,軒轅策突然拉住了肖仁:“唉肖兄,我再看看。”
肖仁一愣,這才發現軒轅策一直盯著蟬,於是他又把蟬伸過去:“你認識?”
軒轅策端詳了半晌,始終眉頭緊皺,最後搖搖頭,有點苦惱道:“好像在哪兒見過這種蟬,但記不清了是不是金翅膀了,只記得有金色,至於是什麼蟬,什麼能力,我就忘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軒轅翼皺眉道:“咱們谷內哪來的這種蟬?”
軒轅策搖了搖頭:“不是真的蟬,我想著好像是在一本書上……唉,記不清了。”
最終軒轅策也沒想起是在哪兒見得,不過他可以肯定的是,那書一定是谷內的書,軒轅策跟肖仁保證說,回去找找,應該能找到相關的資訊。
第二天一早,肖仁把石屋變回土地,和兩兄弟繼續前進。
在幻狐的能力下,他們進入分卡姆村的時候,並沒有引起人注意,即便就從他們眼前經過。
分卡姆村的構成有些複雜,有藏族人,還有山那邊的巴國人,還有少部分漢人。
“先祖到這兒的時候,這個小村子其實全都是漢人,那時正趕上亂世,中原人四處逃難,有一部分就逃到了這裡,形成了個小村落。”
軒轅策悠悠的跟肖仁說著,旁邊出來拿柴火的婦人視若無睹的從四人身邊經過。
“到了近代,世界大戰的戰火逐漸蔓延到藏省,有部分藏人也逃到了這裡,後來咱們國家穩定了,隔壁的巴國卻還不太平,那時的邊境還沒有現在這樣嚴密,有些本就生活在高山旁的民族,就從山的那邊,翻山越嶺來到了這邊,在這個小村子定居下了。後來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大多數漢人都回歸故土了,倒是本就是高原、高山民族的藏人和巴國人基本都還留在這兒。”
肖仁一邊聽著,一邊看著這個隨著清晨醒來的村落,人們大都穿著藏族常見的民族服飾,臉上帶著紅彤彤的高原紅。
女人們利索麻利的出來做飯、燒水,有些男人已經吃完飯,或揹著筐子、拿著柴刀,不知去採集,還是砍柴,也有的趕著毛髮烏黑綿長的犛牛,慢悠悠的出了村子。
大多數家裡會熱上酥油茶或者青稞酒,糌粑,給男人帶著。
小孩子則捧著熱乎乎的牛奶,喝的嘴巴周圍一圈的白。
朝氣而又悠閒。
熱鬧而又靜謐。
這裡的人大都還保留著近代甚至古時的生活習慣,看似很落後,但在大城市生活慣了,肖仁倒覺得很溫馨。
現代人追求幸福的標準一直都很模糊,肖仁也總是摸不準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記得小時候爸媽一天給五毛錢的零花錢,能買到一毛錢巴掌大的一包飲料,現在那種飲料已經沒了,是種透明的軟塑膠包,裡面的飲料其實是摻了色素的,紅、黃、綠,主要這三種,小學的老師給他們科普紅綠燈的時候,一直拿那些袋裝飲料來當實驗材料。
放學後,買上兩包飲料,一包兩毛錢一小包的辣條,剩下一毛錢攢著,然後一溜煙的跑回家,書包一甩,電視一開,急匆匆的看著動漫或動畫,再吃著辣條喝著色素飲料,艾瑪,別提多爽了。
那時肖仁就覺得挺幸福的。
然而不知何時,周圍的孩子有的進市裡玩過後,被爸媽帶著買了老人頭皮鞋,鐵質的圓規,還有一盒子的七彩巧克力豆。
這些肖仁其實都很懵懂,起碼他就很不理解五十多塊的老人頭,和自家老媽做的暖和和的棉翁鞋有啥區別,鐵質圓規和塑膠圓規又有啥區別,倒是巧克力豆挺好吃的。
雖然不理解,但是一直被那個胖乎乎的前桌嘲笑,肖仁還是懂的自己是被鄙視了。
被鄙視的次數多了,肖仁也不開心了,也想要別人有的東西。
後來肖仁穿上了運動鞋,穿上了保暖內衣,但說實話,總感覺比不上老媽做的棉鞋、棉襖,硬邦邦的,一點也不舒服,內衣也是,雖然輕便,但比不上棉襖暖和、軟乎。
再後來,那個小胖子又跟他炫耀他家那光打撲克,不上班、不做家務的老媽給他買的新書包,肖仁看了看自家老媽給他用縫紉機一塊布一塊布砸出來的‘手提包’,摁著那小胖子把他揍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