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p久zv免費看z!
第二,顏卉早早起床,洗漱完畢後,去附近扯了一些蔓藤回來,圍籬笆的時候,加上蔓藤會更牢固。
先在這塊水田的四周釘上堅實的木樁,木樁釘好後,再用橫著綁上一根竹子,上下各一根,這是用來固定竹子的。
橫放的竹子綁好以後,再依次將砍好的竹子插在泥土裡,將水田圍起來,最後用蔓藤固定。好
在水田面積不大,弄起來也很快,到早飯時間,顏卉就把籬笆弄好了。
昨紅把羊毛剪了,顏卉想把紡線的技巧交給紅,就讓她吃完早餐後把羊毛洗乾淨曬乾,等有空的時候就交她紡線。
今空閒下來,就該研究一下采回來的石頭和泥土了。
回到部落的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十多就過去了,想到探險分隊在叢林裡的日子,每都感覺很漫長,一個月的時間,感覺就像過了一輩子。
顏卉先把類似陶土的東西拿出來,之所以先檢驗這個,是因為陶土檢驗起來比較簡單,不像冶煉礦石似的,要高溫作業。
還有就是即便帶回來的礦石中,真的有鐵礦或銅礦,目前部落也沒有相應的容器可以裝幾千度高溫的鐵溶液。
必須先把陶瓷倒騰出來,才有可能製作鐵器或者銅器。不過按照地球上人類的發展歷史,同期的出現比鐵器要早很多,按照這個規律,顏卉先倒騰出來的應該也是銅器。
顏卉把各種泥搬出來,一口袋泥比較黃、另一袋就比較白,在把這些泥土帶回來之前,顏卉已經測試過這些泥土的黏性了,確認跟一般和黃土和黑土不一樣以後採決定帶回來的。
不過顏卉也不認識真正的陶土和瓷土,因此就把自己認為可能的土都帶回來了,希望自己運氣好一點,能夠找到陶土和瓷土,以後部落要儲藏食物就方便多了。
顏卉心翼翼把收來的土各分成十份,每一份加入不同比例的水,然後把土揉搓成泥糰子。由於加的水不一樣,每個泥糰子的硬度也不一樣。
把泥糰子捏成最簡單的杯子造型以後,在把這些不成形的泥胚放到通風的地方陰乾。
一通忙活下來,顏卉做了十五個泥胚,有一些因為技術不行,徹底報廢不能用,只能扔掉。剩下的這十五個,就是顏卉全部的希望了。
泥胚做好後,顏卉每都要去看三四遍,確認這些泥胚的曬乾程度,並給每個泥胚做記錄。
三過後,就已經能看出端倪了,有幾個加水比較少的泥胚已經裂開,還有幾個加水過多的也坍塌變形,剩下的只有三個黃色的杯子和兩個白色的杯子。
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帶回來的土就這樣浪費掉,顏卉的心都快碎了,一邊收拾這些歪瓜裂棗,一邊碎碎念,雖然她很心疼,但還是狠狠心把這些殘次品扔掉了。
兩過後,估摸著剩下的三個杯子幹得差不多了,顏卉就開始搭建燒窯,準備開窯燒陶器。當然,這個所謂的燒窯只是個直徑不到一米的土堆,原本是不太顯眼的土堆,顏卉找來了部落的幾個孩,把土堆裡面的泥土挖空,又在土堆的後面挖了一個拳頭大的通風口,才成就了這個燒窯。
剛開始大家都以為顏卉又在倒騰什麼新吃食,尤其是青,她都打算等燒窯挖好了,第一個過來燒野雞的。
青想法當然讓顏卉很不高興,這兩她除了一三次去看泥胚以外,剩下的時間都琢磨這個土堆了,青居然不懂得欣賞這偉大的創作,還想著燒野雞,顏卉恨不得把青塞到燒窯裡面燻一下,好讓她清醒清醒。
本來露也可以燒製陶器,像海南的黎族同胞就還保留著自己燒製陶器的傳統,他們燒製陶器的方法很簡單,直接把曬得半乾的泥胚架在火堆上面燒,等陶器被燒得通體發紅以後,取出來冷卻,就成了原始的陶器。但是顏卉不想用這種低效率的方法,她想一步到位,在檢驗黏土的同時研究燒窯的製作方法,為以後大批次燒製陶器做準備。沒辦法,誰讓她對燒製陶器瓷器什麼的一竅不通,只能用笨方法,一邊實踐一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