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吩咐廚娘做的,等會兒嘗嘗看。」成靖寧遞上筷子。由於是第一次吃辣,她放的辣椒並不多,所以也準備了一壺花生漿。
到飯點時間,成振清回來之後,一房人依次落座。沈老夫人沒有在吃飯時讓媳婦立規矩的習慣,顧子衿得以吃頓好飯。「今晚的菜不常見呀?」成振清拿著筷子,不知道先夾哪一盤。
「爹嘗一嘗鱔段吧,可能有點辣。」成靖寧說,倒了一碗花生漿送到他跟前。「祖母,娘,大哥,你們也嘗嘗看。」
辛辣在口腔裡蔓延,刺激著味覺神經,頓時覺得燒得慌,想放棄,又想繼續吃,這種糾結的感覺太折磨人了。成靖寧期待著問道:「好吃嗎?」
成振清尚算矜持,強忍著,「還不錯,就是辣了些。」花生漿沖淡嘴裡辛辣的味道,才開始嘗下一道菜。
「靖寧,這些菜怎麼做的?太好吃了,不過好辣呀!」成永皓說完猛灌水,番椒帶來的辛辣感還沒過,又把筷子伸向滿是花椒和番椒的花椒魚裡。
看他們父子倆這幅模樣,沈老夫人和顧子衿猶豫的收回筷子,轉向清淡的炒菜。成靖寧命人取清水來,「洗一洗再吃,沒那麼辣,不過味道是比不上原來的了。」
清水洗過的菜味道淡了許多,不過仍然能入口,沈老夫人嘗了幾口,擺脫了水洗菜,去吃原汁原味的辣菜。菜下肚的瞬間,沈老夫人肯定下午時分的想法。京城此地還沒有加番椒的辣菜,如果推出的話,定會受到追捧。這些菜只是家常,若做出更精緻可口的菜,酒樓的生意會更興隆。同時決定,把通州的那片地都種上番椒。
荀太夫人七十大壽後兩日便是團圓節,中秋的宴席依舊擺在景斕堂內,荀太夫人和大房堵了幾個月的氣,末了也只得放下齟齬。畢竟永寧侯府還得靠大房支撐,為了另兩個孫子,荀太夫人果斷的做出犧牲,召集全家在一起聚一聚,聯絡感情,談談血濃於水的親情。
每次聽到荀太夫人如流水般順暢自然的說出一家親,手足情以及闔家和睦之類的話,成靖寧總覺自己的心一抽一抽的。看面色依舊平和,甚至帶著微笑的三位至親長輩,成靖寧頓覺自己修行不夠。團圓節的宴席很熱鬧,至於每個人真實的心思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熬過漫長的中秋午宴,才能回自己的住處休息。
團圓節城中有燈會,作為舉國的節日盛典,晚上並不宵禁,可整晚狂歡,同樣的還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中秋燈會盛大非常,府上的姑娘也得到準許,可出門觀燈。沈老夫人依舊不許成靖寧出門,所以晚上的聚會就免了,在家賞月吃月餅。看著歡歡喜喜出門的姐妹,成靖寧無不豔羨,她什麼時候才能出門遊玩?
沈老夫人也是這個年紀過來的,如何不知小姑娘的那點兒心思?「明年準你出去,今年就不行了,好生在家待著。」
「我知道。」被寬慰之後,成靖寧仍舊興致缺缺。沒法子,誰讓她現在拿不出手呢?還得繼續修行才是。想著墨竹心心念唸的要放孔明燈,成靖寧當即找來幾個丫頭,在瓊華院內放。
八月十七,閨學重開。每一位師傅都檢查了成靖寧的功課,原以為她會因此落下一大截,結果發現她自學得很好,也不再追問。
成馨寧見妹妹發呆出神的模樣,伸出右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安寧,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自韓子懿出現,成安寧內心早已澎湃不安,加上成靖寧兩世的變化,更令她心緒不寧。面對姐姐關切的臉,此刻只得扯出一個笑容來,敷衍道:「沒什麼,只是覺得靖寧不太一樣。唉,不說了,我們回去吧。」
「走吧。」成馨寧最近心緒不佳,說話做事無精打採,原因無他,蕭雲旌訂親了。他本就生得高大英俊,前途大好,不然如何會被公主看上?自從身世被曝光之後,今上的賜婚不作數了,雖然沒有皇族身份,但他的舉動讓今上大為贊賞,只要再立功,封侯進爵在所難免,因此京城許多世家都準備拉攏這只潛力股,尤其是有力競爭太子之位的幾位皇子的外祖家。
雖然她們也是四皇子的母族,但整個大祁的人都知道,皇後和同父異母的四個兄弟姐妹不睦。大房的成靖寧只有十歲,二房三房倒有適婚的姑娘,不過聯姻的事自是輪不到她們一房人身上。現在方淑妃一派搶先一步,推出了淑妃大哥的嫡女,現在已到定親這一步,最多明年三月成親。
成馨寧難免失落,但也想著她小蕭雲旌六歲,她及笄之時,怕蕭雲旌的兒子已能下地走路了。雖然想通其中關節,但還是惆悵得很,只恨自己沒早生兩年。
成安寧心中想著成靖寧的事,沒注意自家姐姐的消極情緒,一臉沉重的回到扶搖院。今生今世的成靖寧,已經不是上一世的那個成靜寧了,上一世的成靜寧柔弱單純,善良天真,被庇護在沈老夫人和成振清的羽翼之下,脆弱得像一盞玻璃美人燈,未經歷什麼大風大浪,更沒什麼主見,一碰就碎。這一世的成靖寧與那個成靜寧,全然是兩個極端,她能肯定,這個成靖寧不是重生來的,只是她到底從哪裡冒出來的?她的出現,會不會影響她這一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