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滾犢子,我吃不動還不能叫下頭的小子吃嗎?年紀越大越討厭,懶得理你。”
楊教授可是沒忘記這臭小子,自和他熟了以後,就特別喜歡笑他老。
研究院的其他人對兩人的官司視而不見,楊教授不服老,不注意身體,總覺得自己比年輕人都厲害,宋教授呢,就喜歡和楊教授抬槓,三不五時的就要刺激他一下,說他老了。
兩人一見面就鬥嘴,要是一般人早就朝掰了,偏偏這兩人越吵感情越好,這一次次的,大家早就習慣了。
在明珠研究所的所有成員的期盼中,中秋終於到了,木瓜成熟了。楊教授說的沒錯,這次的培育一點問題都沒有,相當的成功,69號實驗體比普通的木瓜增産了近三倍,口感和外形都比原品種要好一些。
寶珠親自用這些木瓜做了酸甜木怪,給來鎮上游玩的客人品嘗,一時間大受歡迎。村民們也高興得很,等到明年,他們就能種植木瓜了。
這幾年南方北方都有人成片的種植水果,明珠鎮的村民已經感受到了水果市場的波動,蘋果,梨,桃子,這兩年價格不僅沒有上漲,還跌回去了一些。雖然還是掙錢,但是和前些年沒法比了。
他們已經意識到,宋玉安說的是正確的,普通的水果確實會隨著生活越來越好而有更多的競爭,宋玉安著急,他們更著急。
知道木瓜培育成功以後,明珠鎮不少村民掛起了橫幅,放起了鞭炮,來慶祝這個喜慶的事情。
何耀宗也跑過來湊熱鬧。
“你這個木瓜可以全市發展嗎?”
一旦鐵路通了以後換屆,大概就到了何耀宗離開夏市的時候了吧。他想在離開之前發展出更多的政績來。走也走得光榮,以後夏市百姓還能記得他。
特別是這次去開會,他看了幾個發達的城市,環境汙染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了,而國家現在已經向一些小國進口糧食水果。
自己的國土成了發達國家置放汙染工廠的地方,卻要向其他國家進口生態産品,這實在是有些好笑。但誰叫國家工業落後呢,為了發展他們不得不這樣做,眼看這些年他們已經慢慢追上來了,不論是軍事,還是工業都翻了幾個倍。
何耀宗覺得,這些得不償失的事情可以停止了。
“物以稀為貴,不論什麼東西,多了肯定不值錢,明珠鎮這邊,我沒打算走推廣路線,都是留著做地方特色賣給外來旅客的。”
如果一樣東西,全國各地都能買得到了,那麼宋玉安一開始希望這些當地特色産品成為夏市旅遊主打禮品的希望就泡湯了。
在旅遊景點買其他地方沒有的東西回家,這叫值得,在旅遊景點買家門口就能買到的東西回家,這叫有病。
“那你有什麼建議嗎?”
何耀宗還是想往生態這方面發展,術業有專攻,他總覺得宋玉安會有辦法。
“倒不是沒有,就看農民們願意不願意了。”
宋玉安的意思,是想叫何耀宗鼓勵全市農民發展蔬菜或者藥材。
他記得前世有一個市遭了水災,這個市整個都是種植蔬菜的,有無數大棚在那裡,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重卡開往全國各地,被稱為華國的菜籃子。
這個市遭了水災之後,全國的蔬菜都大幅度漲價了,所以,別小看蔬菜,如果你能把一整個市都種上蔬菜,什麼品種都有,那就不愁銷路。
他們和那個市隔得遠,完全可以發展成西南邊上的菜籃子。
而且蔬菜便宜也就普通的白菜青菜,有很多品種的蔬菜還是價格很高的,他們研究院也有人做這個,如果市民們捨得投資大棚,願意種植,明珠研究院接下來的幾年倒是可以專注研究這方面,也算是盡綿薄之力。
至於藥材,前些年,因為歷史的因素,中醫被打成封建迷信,全國上下都在宣揚西醫。導致藥材市場也不怎麼好,很多中醫,中藥世家不是絕了門戶斷了傳承,就是蟄伏起來轉投其他行業。
而大肆的砍伐樹木,開荒,生態環境的破壞,都讓野生的藥材大面積縮水。
但中醫流傳這麼久,自然是有自己的魅力所在的。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但西醫不一樣,西醫大部分醫生看病靠的都是機器去檢查。特別是華國某些人很奇怪,病人不管是什麼情況進的醫院,沒醫好,好像都成了醫生的責任。
而且這種心態是有流傳的,沒見電視劇裡哪個妃子皇子病了治不好,皇帝最愛說的話就是把太醫全部拖出去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