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三嬸,這是兩回事,三百多戶人家,包括了我們宋家,還有葉家,一家都不能少分,這錢不拿咱們還吃虧了呢。這兩個哥哥娶媳婦不得花錢啊。”
說起這個,三嬸也不好再推辭,匆匆收下後忽然神神秘秘的和宋玉安說。
“安子,我懷疑你六哥有物件了?”
“真的?您怎麼知道了?”宋玉安貌似很感興趣,不過心裡卻在想,大學生談個物件不是很正常麼,六哥雖然沒他帥,但也是俊俏小夥子,要沒女朋友才奇怪吧。
“我有幾次去接寶珠偷偷看到的,那姑娘好像還和寶珠認識,不過寶珠好像也不知道他們在交往。
姑娘挺好的,不胖也不瘦,眼睛又圓又大,留了一頭短發,別提多精神了。”
老大的媳婦身體不好,三嬸兒看夫妻兩個因為這吃夠了苦頭,這看媳婦首先就看健不健康。
這怎麼聽著像是在說米多多啊!不是,如果真是米多多,那寶珠都不知道的訊息,三嬸就打聽清楚了,那這偵查能力可就不得了了。
還是說三嬸太想兒媳婦看誰都像兒媳婦想多了?
“就是那姑娘家裡條件看著挺好的,也不知道她家人能不能看上你六哥。”
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城裡人看不起農村人這種事情並不少見。三嬸也不排斥,做父母的都想要子女少吃些苦頭,可憐天下父母心,城裡慣著長大的姑娘,有幾個會捨得嫁到農村裡去。
“你說這孩子怎麼想的,也不說帶回來給我們看看,這相看了我我們還能探探對方父母的口風。”三嬸一邊擇菜一邊抱怨,在老一輩心裡,談物件那就是定下來了,帶回來見家長是必須的。
可是年輕人呢,談物件就只是談物件,這是兩代人的代溝,宋玉安不知道怎麼和三嬸解釋。
“您看六哥現在不是還在讀書嘛,也許他是想等畢業呢,這樣正式一點,您啊就別擔心了,六哥可是京大的該高材生,只要一畢業,有的是好工作等著他,哪裡會被人嫌棄!。三哥那邊現在怎麼樣?孩子好點沒有?”
如果真是米多多,那米家絕對是有些關系的,不過三嬸也是小看了葉家和葉慶國了。
兩個哥哥正值壯年就在部隊當任要職,自己又是京大畢業,除非米家是那幾家大家族,否則還真不存在配不上。
“你三哥這也是,孩子總也不好,還是那樣,上星期還感冒了一次呢,補藥一直吃著,我這也三天兩頭的燉湯送過去,偏偏就是養不起來。”
說起這個,三嬸就愁的不行。
他們來北京的那年,康彩萍就懷孕了,可她身體不好,月份大了以後,葉安國又長時間下部隊。三嬸想把她接過來,不管是和玉竹住一屋或是叫三叔睡堂屋都行,但是康彩萍不樂意。
三嬸想著年輕人,又是城裡的姑娘,不願意和婆婆住也是正常的。家屬院那邊人也多,小心些應該不會有事情。
可沒想到八個月裡起夜摔了一跤孩子,等她爬著去敲對面的門找人送到醫院,孩子都早産下來了。生下來就瘦精幹巴的,身體一直不好,三天兩頭的拉肚子感冒,連大人身體也不如以前。
醫生說這是體質問題,只能吃藥慢慢養,養了兩年多了,還是瘦猴樣。
葉安國是軍人,津貼就那麼點,康彩萍也沒個收入,現在三叔炸爆米花的分紅都給那邊買藥了。總不能看著兒媳婦孫子受苦!
好在葉家兄弟重感情,大學裡也有補貼用不到錢,甚至老六幹點雜活掙了錢還惦記著給他們。要是遇上那兄弟小心眼的,早就埋怨爹媽偏心了。
兒女都是債啊!
宋玉安不會醫術,這事也沒辦法,適合進補的藥材他這兩年也送了一些出來,好在孩子雖然還是生病,但比以前來說還是有好轉的。
“您和三哥說,如果有好的醫生就帶孩子去看看,錢不夠別怕開口。”
對於親人,他還是很大方的。
“我們這還有呢,你別操心這個,要去接寶珠嗎?”
從孩子生病以後,三嬸才慶幸他們老兩口跟著寶珠來了京城,不然就彩萍一個人,自己都身體不好還要拉扯兩個孩子,還不知會出啥事呢。
聰聰靈靈上幼兒園以後,她早晨,下午都可以騎車過去看看,給她們做飯,洗洗孩子衣裳,也算是減輕了康彩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