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把握機會,你以為有多少人會和我有一樣的想法?五個?十個?”
孫圖把自己的鏈鋸劍和夜視儀,擺到地上,興奮的叫了起來。
“你仔細看看,外面的黑暗根本不是問題,我的夜視儀一定就是為了這一刻,才來到了我身邊。”
林列覺得孫圖一時昏了頭,於是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冷靜的勸道:
“孫圖,現在出去實在太危險,你還有父母,還有就家人,不能冒這個險。”
孫圖聽到這話,當即反問:
“林列,你以前是部門的程式設計師對吧?算上專案獎金,一個月能賺好幾萬,你是你農村父母的驕傲。”
“可看看現在的你,只能去工匠場找活兒幹,而且你還不是木匠,只是給木匠打下手的,你的父母會在不久後來到這個世界,他們怎麼會怎麼看你?”
林列被這話噎了一下,不過他很快冷靜的回答說:
“我的父母都是農民,勤勞淳樸善良,只要我靠自己的雙手過活,他們都會以我為傲的。”
孫圖搖了搖頭,笑了笑說:
“太天真,他們只會覺得你沒本事,丟人!他們自己面朝黃土背朝天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把你送進了大城市,送進了辦公室。”
“結果你來到了一個新世界,只能幹最底層的苦工。”
“你說他們該多失望啊!”
林列瞪大了眼睛,他沒想到孫圖居然會是這種想法。
“孫圖,我們的工作不丟人,你看看其他區域,每天食不果腹的人有多少?你就這麼不滿足,這麼想要身份、地位?”
孫圖冷笑一聲:“林列,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有的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有社會的地方就有階層,你不會以為身份,只是分工的不同吧?”
他像教育林列一樣,振振有詞道:
“區域長、管理員、組長、副組長、組員,最後是我們這些小工人,階級從來不需要人為的創造,它會自然而然地出現。”
“一旦階級固化,咱們就得當一輩子礦工和木工,還是說你覺得區域長他能在幾年內帶咱們進入資訊時代?不可能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看看我們身上的衣服,那些管理員、組長穿的是定製款,我們穿的是量產款,我們處處低他們一等。”
“你要當人下人隨你,但我不同,我要抓住機會,去闖出自己的天地。”
孫圖說著收起自己的獎勵品,站起了身,居高臨下的俯視林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你就一輩子待在這個溫暖的小山洞裡當個原始人吧!”
……
“說完這些,他披上衣服,戴上夜視儀,手持鏈鋸劍,頭也不回的衝進了黑暗裡。”
林列講述完,眼眶已經滑落兩行熱淚。
“我當時如果能說的更好些,好好的把他勸住,他就不會死了。”
“我當初,如果……”
方舟嘆息一聲,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不怪你,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這場悲劇,你是最不該自責的那個,你盡力了。”
孫圖的死是個悲劇,該歸咎於他貪戀功名利祿嗎?方舟不知道。
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現在整個區域裡的人都有了食物和衣服,滿足了生理層面的需求。
區域為每個人提供了工作,提供了穩定而有秩序的環境,滿足了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自不用說。
那麼孫圖去追逐功名利祿,去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那無可厚非,是人之本性,無法加以苛責。
方舟此時也理解了:為什麼自己希望求生者們安全的待在家裡,會遭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