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江鎮也分別被五大勢力掌管著,他們在四江鎮各有一家酒樓與不少店鋪。
四江鎮作為五湖城的前哨城鎮,這裡除了五大勢力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在這裡建立自己的根基與勢力,他們會同時遭到五大勢力的共同打擊。
如果說蕭曉峰已經來到了這裡的話,就算是拓跋家和姬家也不敢輕易的在這裡對任何人動手。
因為和平協議的牽制,他們根本不敢派遣大量的人馬來這裡,而他們派來這裡的一百多名潛伏人員恐怕也是五大勢力所能容忍的極限了。
方天逸有些奇怪,按照拓跋家和姬家的人馬在四江鎮埋伏與佈置的人手來看,蕭曉峰確實就在這裡,可是一連兩天的時間他們都沒有任何動靜。
思來想去,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蕭曉峰已經發現了他們,雙方正在暗中較量,而兩家的人馬也並不知道蕭曉峰在四江鎮的什麼地方。
平侯客棧發生的事情足以證明方天逸的判斷就是正確的,兩家的人馬被蕭曉峰成功的吸引到了那家客棧,而他卻乘機在夜色中到達了四江鎮。
但不知道為什麼,蕭曉峰卻留在了四江鎮沒有在第一時間進入五湖城。
隨著時間的流失,以及兩家散佈在大街小巷中的人馬,方天逸也在等待著。
時間被拉的越長,對於方天逸來說,情況會越加對他有利。
在方天逸來到四江鎮的第五天,兩家依然是一無所獲,但是方天逸卻明白了過來,蕭曉峰早就離開了這裡,估計這個時候他已經進入了五湖城。
蕭曉峰畢竟是在五湖城長大的,五湖城就是蕭曉峰的家,四江鎮對蕭曉峰來說也是非常熟悉的,在四江鎮從兩家的監視下逃脫對蕭曉峰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但是,想明白了蕭曉峰早就逃脫的情況後,方天逸卻又疑惑了起來。
兩家將大量的人馬都留在四江鎮,難道說,他們不準備對蕭曉峰動手了嗎?
“不對,他們費了這麼大的力氣不可能在蕭曉峰進入五湖城就放棄,他們肯定有更大的陰謀。”
“可他們將所有的人馬都留在四江鎮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是牽制我,不讓我去五湖城尋找蕭曉峰嗎?”
隨著不斷的深入思考,方天逸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兩家在五湖城必然安排好了一切,甚至就等待著蕭曉峰,只要他敢出現就會給他致命的一擊。
在四江鎮繼續留下了一個人,方天逸讓他在這裡等待來自大梁城的援兵,而方天逸帶著剩下的二十三人快速的向五湖城而去。
來到五湖城按照曾經蕭曉峰對方天逸的描述,他很快就找到了蕭府。
說實話,這座府邸對於方天逸來說並不怎麼樣,佔地面積也不大,從門口的裝修到院牆的修建,這座府邸給方天逸的整體感覺就是一座很普通一般士族所居住的地方而已。
方天逸還是並不瞭解五湖城,這裡並沒有貴族、士族與平民之間的劃分,在這裡只認一個道理,那就是實力。
能在五湖城擁有一座府邸的人都算是有一些實力的人,普通的平民在這裡如果不依靠在一個稍微強大的勢力門下,他甚至連居住的地方都沒有,只能是流落街頭。
而且,五湖城並不會同情弱者,他們甚至會將弱者斬盡殺絕。
在五湖城,每天都會有人離奇失蹤與離奇死亡,但是自從五湖城正式成立之後,這座城池中的人數卻不曾銳減過,甚至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五湖城的人口在以一種詭異的速度增長著。
三百年前,五湖城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城池,那個時候的五湖城被稱作蕭城,這裡的人口只有不到二百萬,而二百多年前,因為常年的戰亂,這裡又處於戰亂的核心部分,蕭城的人口不足五十萬。
自和平協議簽訂後的五十年裡,蕭城的人口一下子回到了當初二百萬的數量,但是由於這裡沒有律法的管制,隨後的十年時間裡大量的人口流失與失蹤,和平協議後的第六十年,蕭城的人口銳減到了一百萬左右。
但也是從那一年開始,蕭城內的原住民依然在不短的減少,但是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向城內聚集。
當然,跑向蕭城的人一般不是罪大惡極被三國同時通緝的殺人犯就是得罪了某方勢力不得不躲避到這裡避難的江湖人士。
在時代的造就下,如今五湖城內的人口恐怕足有千萬之餘。
蕭曉峰所在的蕭家,世代居於五湖城,據說在二百年前他們和五湖城內勢力最大的沈家、楊家、武家有過往來,不過在一百多年的時間發展中,蕭家漸漸沒落,到了蕭曉峰這一代的時候,整個家族只剩下了他一個人。
蕭曉峰完全是憑借一己之力獨自撐起了蕭家的門面,他除了靠蕭家遺留的也是僅餘的一點點威信之外,剩下的完全是靠他自己用拳頭與頭腦才將蕭家的這座府邸保留了下來,讓五湖城也保留了蕭家僅餘的一點尊嚴與血脈。
方天逸來到了蕭府的大門前,他正準備敲響大門,兩道身影突然出現在他的身後,令他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在方天逸回頭的時候,兩人向方天逸抱拳,在方天逸狐疑之中,他跟隨著這兩道身影離開了蕭府的大門。
一座簡陋而年久失修的平房中,十多道身影正圍聚在這裡,而方天逸也終於在這裡見到了久違了的那個人。
兩人相擁而坐,方天逸迫不及待的向他問道:“老蕭,你這一路上是怎麼走過來的,怎麼就無聲無息的進入五湖城了?”
蕭曉峰說道::“我都到了五湖城五天多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