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朝中各個官員也都收起了過年時的輕鬆散漫,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處理各項事務。
每年過年之後的一個月,其實是朝中最忙的一段時間。
大週二十八個郡縣的地方官會將該地的情況做一個詳細的彙報,並附上今年的各項打算,呈與厲玄琰看。
同樣的,京城之中的六部十二司也都是在開年頭一個月裡,將今年一年的事務都大致安排妥當,並將這些差事一一分派下去。
不至於開頭幾個月太過清閒,到了年尾又忙得腳不沾地。
而且,一早便將這些事情都先安排妥當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便是遇到突發狀況的時候,因著基本的事務都已經有了準備,也不會太過手忙腳『亂』。
就比如去年舒裕隆叛『亂』的時候,其實京城已經『亂』了。
但二十八個郡縣就是因著有開年的安排,整個大周並沒有即刻『亂』如散沙。
今年大周有兩件大事,一是三月間的春闈,二是要準備夏日的各使來朝。
因著王詩韻的緣故,今年的三月春闈要準備的試卷和考場數量都大了許多。
而且,男考生和女考生也要分開,以免發生些不雅之事,畢竟考生都要在考場連續考上三天三夜,男女考生混在一塊著實不雅。
而夏日時節的各使來朝,其實是去年年尾的時候眾大臣就討論了的。
畢竟去年出了變故,訊息傳得快,其他三個國家的皇帝臣民都是知道了的。
整個大陸雖然看上去一片和睦,各國之間的摩擦並不多。但實際上,又有哪一國的君臣不是虎視眈眈的,想要擴大自己的領土,增強自己的勢力呢?
過去的大週一直都是四國中,國力最強、實力最盛者,舒裕隆反派雖然被平定了,但其他三個國家怕是很想知道,經過這件事,大周的實力究竟有沒有損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與其讓他們猜測,派些死士暗衛前來查探,還不如大大方方地邀請各國使臣前來大週一聚。
大開門讓他們進來,便是這份大氣和坦然,便足以彰顯大周的不懼了。
而且,剛好皇后娘娘有了身孕,到夏日時節,胎氣便穩了。藉著為皇后娘娘懷中帝裔慶賀的由頭,各國使臣也不得不來。
商量妥當之後,文院的大臣們便在首輔大人顧泰清的帶領下,認真地起草邀請函。
國與國之間打交道,每一個字都得經過深思熟慮。言語間不能太霸道,又不能太客氣。要將大周的強盛展『露』無遺,又要顯出大周的熱情好客來。
“顧大人,您瞧瞧這份邀請函如何?”一個小文吏將文院眾人花了十幾天功夫起草好的文書交給顧泰清檢視。
顧泰清認真瞧了瞧,點頭稱好:“就按照這個樣子,寫兩份,一份給厭火,一份給南疆。”
小文吏愣了愣:“顧大人,北燕那邊咱們不邀請麼?”
聽到“北燕”這兩個字,顧泰清的眸光不由得閃了閃。
陸子榮除夕之前就回到北燕了,這麼久了一點訊息也沒有,顧泰清的心底莫名有些擔心。
陸子榮是北燕皇子,但卻是被遺棄的皇子。
“遺棄”二字就足以說明陸子榮回到北燕將會面對什麼樣的處境。
他的身份要被眾人所接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加上北燕王膝下兒子眾多,平白無故多出這麼一個“歸來”的皇子,只怕陸子榮要面對的是比豺狼虎豹還要兇狠的兄弟。
顧泰清忍不住嘆了口氣,看著小文吏捧著的托盤上,三塊木牌上分明寫著“厭火”、“南疆”、“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