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車上的人在車廂裡用手捧起西瓜,拋扔給車下排在第一位的人,第一位的人用雙手接住車上的人拋下的西瓜後,把西瓜拋扔給排在第二位的人,排在第二位的人也是用雙手接住第一個人拋過來的西瓜後,又把西瓜拋給排在第三位的人,排在第三位的人仍然是用雙手接住拋過來的西瓜後,把西瓜直接放在地面上,這樣一個西瓜就完成了從車廂到指定擺放地點的轉移,車上所有的西瓜都用這種辦法,直到把車廂卸空,經過很多人多少次的親身實踐,證明瞭這種卸西瓜的辦法效率最高,速度最快。
這樣卸西瓜的辦法,最累的是排在車下第一位的人,因為第一位的人去接的西瓜,是從車廂頂部拋下來的,是向下砸的一個力,西瓜本身的重量再加上一個向下砸的力,這兩個力合在一起,力度很大,所以第一個人去接西瓜的時候,他在接西瓜的過程中,要把這兩股力道完全解除安裝在自己的雙臂雙手上,並把西瓜接在雙手上,所以是最累的一個位置。
排在第二位的人是最輕松,因為他接過排在第一位拋過來的西瓜時,西瓜是平拋過來的,沒有西瓜本身向下砸的重力,所以能輕松搞定。
排在最後一位的人,勞累程度中等,因為他雖然接過來的西瓜也是平拋的,但他接過西瓜後,還有擺放在地面上的一個過程,西瓜不是隨意擺放地面上,而是要擺放整齊,因為地方有限,還有就是西瓜是圓的,若果碼放的不好,西瓜會散堆,四處滾落。因此最後一個人的擺放也是很關鍵。
車廂上的那個人,從上往下拋擲西瓜,第一要求的就是準確度,要保證每次的拋擲都正好拋在車下排在第一位的人下巴到胸前的位置,如果拋擲的不準確,那排在第一位的人根本用雙手接不到,西瓜就會掉落在地面上,摔得稀巴爛,卸一車幾千個的西瓜,總會有失手得時候,摔碎十個左右的西瓜都屬於正常現象,老闆心裡也清楚,也不會說什麼,但是如果摔碎的西瓜超過十五個以上,那老闆就會不高興,就會開始呵斥卸西瓜的人,勒令放慢速度,說著再有摔碎的西瓜就扣錢之類的話。在車廂上的人除了拋擲西瓜要有準度之外,在車廂裡拿取西瓜時,也要特別小心,因為車廂裡的西瓜在裝車的時候是一層層碼放堆積起來,所以在卸車時,車廂上的西瓜也要一層層往下拿取,而且不要一排西瓜拿到底,要參差著如臺階般分層搬取,這樣才能保證圓鼓鼓的西瓜,不從最高層滾落到車廂地板而摔裂摔碎。
所以說卸西瓜不但是個體力活,同時還是一個技術活。
李國前最先爬到車廂,在車廂裡往下拋擲西瓜,一開始車下排在第一位的是那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可能原來並沒有幹過活,來勞務市場找活幹,但是身上穿的衣服特別幹淨,上衣穿的居然是白t恤,李國前在車上拋擲給他西瓜,他第一個沒有接住,直接掉在地上摔碎,拋擲第二個他仍然沒有接住,這次直接碎裂在他的胸前,他雪白的t恤衫前面,被炸裂西瓜的西瓜汁洗了個澡。
看來他實在是接不住西瓜,所以“小山西”和他換了了位置,“小山西”到第一位,他到第二位,黑老鷹在最後一位,“小山西”身經百戰,接西瓜對於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李國前拋擲的也比較準,“小山西”接的也比較穩,那個年輕人換到了第二位還算湊合,還能接住平拋過來的西瓜,黑老鷹也卸過不止一次的西瓜,因此也能平穩的接住西瓜,並整齊地把西瓜碼放。
等到換班的時候,那個年輕人換到最後一位接下來西瓜並擺放在地面上,這個位置他仍然不能勝任,又有兩個西瓜,在他放到地面鋪設的草簾子上時,摔裂開來,不過這種摔裂西瓜能馬上食用,四個人暫停手上的工作,把碎裂了的兩個西瓜掰開,開始啃起西瓜,西瓜啃完之後,換班下來車的李國前替換了年輕人,還是讓他到第二位位置,李國前到了最後一位接西瓜擺西瓜。
不管是誰,在卸一車西瓜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兩次失手的時候,又卸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又有三四個西瓜碎落在鋪著草簾子的地面上,剛摔碎的西瓜,完整的部分,幾個人都掰開把幹淨的西瓜瓤填進肚子裡,幾個西瓜下來之後,幾個人的肚皮都被西瓜撐得渾圓,別說吃飯,連水都喝不下去。
又試了兩次,以摔碎西瓜為代價,證明瞭那個年輕人只能在車下第二位,相對最輕松的位置上,才能勉強湊合著能把活繼續幹下去,其它的位置都幹不了,所以實際上只能李國前,“小山西”和“黑老鷹“三個人在三個位置上來回折騰換班。
今天李國前在幹活之前就對“小山西”和“黑老鷹”說過,今天這個活只要伸手幹上之後,就不要半道就跑,一定要堅持把活計幹完。
好在今天到目前為止,一車西瓜都已經卸掉了一半,“黑老鷹”和“小山西”還沒有跑路的意思,看來他們兩個人今天是能堅持下來。
“小山西”和“黑老鷹”是幹活最愛跑的人,很多活都是幹著幹著,一覺得不合適就會中途離開,除非是去遠離市區,交通又不方便的地方,如果老闆不用車送,他們不容易回來,這個時候再不願意幹的活,他們也會硬著頭皮去完成,若果在市區幹活,有一點覺得不合適或者不對自己的心思,他們就會毫不顧忌的離開工作現場。
在這一點上”小山西”還要好於“黑老鷹”,往回跑的次數要比“黑老鷹”少很多,“黑老鷹”有兩次計件的活計都幹到一多半了的時候,都沒有堅持下來,當了逃兵,最後當然是和黑老鷹一起幹計件活的人得到了實惠,堅持幹到最後,一個人拿了雙倍的工錢。
這一車開魯西瓜質量不錯,皮毛也好,最要得是糖分充足,入口甘甜,個頭也比較大,最小的西瓜都在十五斤以上,大的都有二十五六斤。剛卸到地面上的西瓜,就有很多路過的人和當地的居民來購買,在品嘗完摔裂用西瓜刀切成小塊的西瓜後,都是兩三個,三五個地購買,同時還有一些開著三輪摩托車的小商販,來到這裡以批發價拉走西瓜,走街串巷地吆喝著用零售價賣出,西瓜的批發價和零售價都有兩倍或三四倍的差價。這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販,在現在西瓜最便宜的時候,在這裡批發價是兩毛錢一斤,走街串巷零售的價格是六毛錢一斤,賣一個西瓜就能掙八塊到十塊錢,一個三輪摩托車能拉百八十個西瓜,用不上一天就能賣完,所以這些小商販賣一天西瓜的利潤也是相當可觀。
李國前四個人這一車西瓜從上午將近十點開始卸車,中午的時候因為肚子被西瓜塞滿,李國前的胃腸不太好,這些西瓜汁在肚子裡咕咕叫,並且來回亂串,並且有些疼痛感,估計是吃西瓜過多,要壞肚子的節奏。
中午誰都沒有吃飯,中間就有幾次煙民歇息抽煙,抽完煙就繼續幹活,經過四個人的共同努力,雖然那個年輕人相對弱了很多,但看出他也確實是盡力了,到下午將近三點的時候,一車老闆說十七八噸,實際有二十多噸的西瓜,被四個人從車廂裡全部轉移到了地面的草簾子上,並且一層層碼成了堆,老闆看過之後,感覺到很滿意,付完五百塊錢的工錢後,對四個人說:“你們四個人辛苦了,你們每個人都挑選一個西瓜帶回家去吧,是我白送給你們,不要錢。”
四個人聽到老闆這麼說,也就不客氣,紛紛挑選了一個最大的西瓜帶上,看到“小山西”挑了一個圓鼓鼓的大西瓜,李國前對“小山西”半開玩笑地說:“這個西瓜馬上就會成為理發店的座上賓了。”“小山西”只是傻笑,並沒有回答,因為這個西瓜他是肯定要送去理發店,給那個理發店女人獻殷勤去。
老闆又用轎車把四個人送回到勞務市場,在送李國前四個人回去的路上,老闆說了實話,他的這一車西瓜在開魯的西瓜地裡,以幾分錢的價格裝的車,運到好力河之後,連運費都加在一起,一斤都沒合上一毛錢,怪不得老闆這麼大方,白送每人一個西瓜,都按最大的西瓜每個二十五斤計算,四個人一百斤的西瓜,還不到十塊錢。這麼好吃的西瓜,又這麼便宜,真是便宜的媽媽給便宜開門——便宜到家了。
撿便宜也是要付出代價,李國前在卸車時吃的那些西瓜,果然腸胃無法適應,李國前晚上就開始拉肚子,一直到三天之後才好轉並漸漸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