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李國前等五個人開始卸掛車上的柳芭片,那個老頭和鋁廠那個年輕人爬上大貨車的車廂,站到柳芭片上面,解開了攏在芭片上的棕繩,開始拿取車廂最頂上的芭片,這些柳芭片都鈎連在了一起,所有每次只能撕扯著揭開兩三片,然後把這個分離出來的兩三片柳芭片用雙手舉起來,用力扔到車下的地面上,車下的人把扔下來的柳芭片用雙手搬起來,搬到事先劃定好的地方,一層一層碼放。
卸芭片的活,這次來的這五個人,以前誰都沒有卸過,但是都知道柳芭片長得什麼樣子,沒開始卸之前,心裡都是這樣的想法,就是柳條編織的薄片,重量很輕,在掛車車廂上用腳一蹬,這些芭片就會被蹬下車廂,車下的人把蹬落地面的芭片隨便扒拉扒拉,正當一下應該就可以,五個人卸一車芭片,也就半個小時就能完成,五車芭片最多三個小時就能卸完,卸完五車芭片後,還不耽誤回市區吃中午飯。
五個人卸了半個小時之後,這個掛車車廂裡的芭片連五分之一還沒到,因為車廂裡的芭片相互交錯在一起,別說用腳一蹬就能下來,就是用雙手用力掀個幾片,都掀不下來,只能一次兩三片兩三片地用雙手拿取,並且這兩三片拿取和其它芭片分離出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還得需要用力拽扯和抬舉。而扔到地下之後,車下的人也不能就地碼放,還要搬起走出一段距離,才能按層碼放,所以不管車上還是車下,都無法快速。
按照這個速度,今天拉來的五車芭片,要卸到晚上半夜,理想和現實相差太大,幾個人都沒有了剛來時的那種興奮,都變得蔫頭耷拉腦。
“小山西”和“黑老鷹”兩個人表現的最明顯,不想再繼續幹下去,兩個人開始商量,並且還同時慫恿李國前一起,三個人一起撤退。
李國前雖然也不願意繼續幹下去,可是這個時候放下手中的活,不再掙這兩百元錢,返回市區。第一,這裡距離市區很遠,三輪摩托車都跑了半個小時,要是活不幹,老闆是不會把不幹的人送回市區,自己只能打車或者步行回市區,這個地方是排土場,車輛很少經過,打車不知什麼時候能碰到車。打電話從市區叫計程車來這裡,沒有個五十塊錢,計程車是不會來。今天沒掙到錢,反而還要搭上幾十塊錢的車費,對於打工者來說,非常捨不得花這個錢。步行走著回去,沒有幾個小時是不可能走回去,走路比幹活還要累。第二就是現在即使能打到計程車回到市區,到市區後也快中午時間,沒有哪個老闆會中午來找人幹活,老闆除非傻到中午飯準備的太多,中午僱傭民工去吃午飯。如果真有這樣的老闆,那李國前打工幾年,沒見過也沒聽說過有這樣的老闆。一上午的時間白白浪費掉,而且下午去勞務市場上找人幹活的老闆,要明顯少於上午,在下午人多活少的情況下,能不能幹上活也是個未知數,弄不好今天一天的時間就這麼過去,回去的收入就是零蛋。
在這裡不回去繼續卸芭片,隨著越幹越熟練,幹到晚上七八點鐘也能把這五車芭片卸完,現在進入了夏季,晚上八點還沒有黑天。雖然卸完這五車芭片也很苦很累,但不管怎麼樣,出來打工,把錢掙到手才是正途。
基於以上原因,李國前雖然也有些洩氣,但不能回去,還是要堅持把這五車芭片卸完。
同時把這些道理講給要回去的”小山西”和“黑老鷹”聽,可是兩個人經過協商之後,並沒有聽從李國前苦口婆心的勸說,放下手中的活,沿著排土場上的盤旋山路,踏上了返回市區的路程。
五個人走了兩個,就剩三個人,這三個是都不想回去的人,心裡有這個決心,就算是幹到明天早上,也要把這幾車芭片卸完,車上就留下了那個年輕人,車下老頭和李國前兩個人搬運,並把一摞摞的芭片層層堆積,達到一定的高度。
這個卸芭片也是個熟練工種,隨著期間的推移,三個人的速度越來越快,在中午十一點多的時候,三個人卸完了第一車。
這個時候老闆開著皮卡車送來了五份蛋炒粉,和五瓶礦泉水,三個人把五份蛋炒粉分開全部填進了肚子。
李國前感覺這麼幹可能不行,怕今天到黑天的時候幹不完,如果卸不完,明天還要來繼續,因為當時講的很清楚,五車芭片全部卸完是一千塊錢,如果卸不完不會先給錢,一千塊錢的活分兩天幹完,那就還不如去混日工呢。
因此,李國前就讓那個老頭給家裡打電話,再來幾個人,到晚上之前把這些活幹完。
老頭想一想,也是這個道理,開始打電話給家裡人,讓他們再給找幾個人,打車來排土場卸芭片。
李國前和年輕人開始卸第二輛車,在第二輛車卸到快一半的時候,老頭家裡給找的人來到排土場下,給老頭打電話詢問具體的位置,老頭電話裡詳細地告知。
又過了將近二十分鐘,幾個人來到這裡,李國前一看,天啊,來了三個中年婦女,嘰嘰喳喳地說著話,並和老頭開著玩笑,看來是老熟人。
李國前心想,女的就女的吧,總比沒有人強,只要晚上天黑之前能幹完這些活就可以。
李國前和那個年輕人把這卸了一半的車交給老頭和另外兩個中年婦女,兩個人帶著另外一個中年婦女來到另一個大掛車前,那個年輕人上到車廂頂部解開攏繩後,開始每一次從頂部抓取出三片芭片,然後上手舉起扔下車,車下的兩個人搬運碼垛,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並且幹得越來越順手,越來越快,李國前三個人這一整車芭片卸完的時候,老頭帶領那兩位女將還沒有把那半車芭片卸完。
卸完車的李國前三個人又走過去,幫助老頭他們把剩餘的芭片從車上卸到地上。
現在已經是下午四點鐘,還有兩車,照這個速度,今天全部卸完應該不是問題。
六個人離開這個大平臺,沿著排土場的斜坡開始往排土場的頂部爬去,因為另外兩輛車停在排土場的頂部,那兩車的芭片也是卸在上面。
排土場的斜坡真的好陡,人在上面根本無法站直身體,所以只能手腳並用,像其它動物一樣,手腳都著地,向著坡頂一步一步地前進,這個時候,那幾個中年婦女,來了精神,在往上爬行的過程中,還停下來擺出各種不同的pose,用手機拍照,同時發到朋友圈裡,看來現在的中年人都很新潮。
爬到山頂之後,兩輛大掛車停在坡頂的平地上,為了盡快把車卸完,那個年輕人和李國前商量,要兩個人卸一輛車,讓老頭帶領三個女將卸另外一輛車,既然年輕人都這麼說,李國前還能不同意嗎?雖然兩個人卸一輛車肯定是很累,但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把錢拿到手,也只能如此。
那個年輕人在車上把一疊疊的柳芭片從車上扔到車下,因為坡頂的地方大,可以隨便擺放摞摞,所以一疊疊的柳芭片扔到車下之後,不用再搬去其它地方,只是把扔下來的芭片在原地擺整齊,並摞成摞即可,所以要比之前要簡單的多,也省勁的多。
李國前和年輕人都還是力氣正強的年齡,並且手腳麻利,頭腦也反應的比較快,扔完這一摞,下一摞往哪裡扔,大腦裡都能打算和計劃,並且到了傍晚,太陽收起了火辣辣的光環,再加上又位於排土場的頂部,晚風習習吹送,比較涼爽,雖然也很累,但是身上的汗,沒有了白天那樣涓涓流淌,剛冒出水珠,就被晚風吹幹,這個時候幹活是一天之中最舒服的時刻。
這一車兩個人卸的也很快,兩個小時就把車廂裡的柳芭片全部請下貨車,並在地面上給他們排好了隊,一排排,一摞摞,驕傲的站立,抬頭挺胸欣賞著天邊那一抹絢麗多姿的晚霞。
李國前兩個人卸完這一車,那邊幾個人還沒有卸完,兩個人這次沒有過去幫忙,而是坐在柳芭片上歇息,又過了二十多分鐘,他們那一車的芭片也塵埃落定。
六個人從山頂沿著排土場的斜坡往下有的奔跑,有的滑行,來到排土場底部的時候,老闆和皮卡車都等在了那裡,老闆拿出一千塊錢交給老頭,三個男人因為先單獨卸完了一車半的芭片,所以每個人分兩百元錢,三個中年婦女因為下午才來幹活,所以三個人分剩下的那四百元錢。
分好錢後,李國前和年輕人坐進了老闆的皮卡車,那三個中年婦女坐進老頭的三輪摩托車的後車廂內,一天的勞累換來兩百元錢的報酬,沒有當逃兵,也完美地詮釋了“堅持就是勝利”這句勵志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