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一切都已經劃定,李國前和工人們特別強調安全的問題,千萬不能進入鐵路道軌,在火車經過時,要暫停手上的工作,要遠離道軌,保持一定的距離,等火車經過之後再繼續幹活,在施工過程中,中鐵四局有監工人員,監工人員在有火車將要透過的時候,都會透過手上的對講機事先得到資訊,他會告訴大夥火車將要透過的訊息,同時指示大夥停下工作,遠離道軌。所以大家夥一定聽從監工人員得指令,做到安全第一。
強調完安全,就可以開挖,李國前告訴大夥,在挖溝的過程中,第一不能貪,每個人先劃定十多米開挖,貪多嚼不爛。第二就是要保證連續性,也就是一個挨著一個,中間不能有扔下的地方。說完這些之後,工人們開始一個人站上一段,挖溝正式開始。
因為從這個興達車站開始,很長的距離都是在圍欄內的草地上,草地都是腐植土和黑土,土層比較松軟,再加上草地上的積雪融化過後,滲入土地,又經過了春日暖陽的溫暖撫摸,水分大部分蒸發,這個時候的土層是幹爽的,根本用不上尖鎬,用尖鍬在腳踏和腿的蹬力下,尖鍬就輕松地鑽入土地中。
五月末的氣候暖洋洋的,在草地上的陽坡地方,有些小草已經出現綠色,草地上的蒲公英等野菜,也羞澀地探出了小腦袋,重新打量著這個陌生又熟悉的世界,歪著頭尋找著這裡和秋季自己離開時不一樣的地方。一些甲殼蟲也早早地鑽出地面,接觸著陽光,驅趕著冬季深藏地下的黑暗,並把春天的氣息吸入肺腑,在身體裡愜意地流動。
因為這段比較好挖,這些工人的速度比較快,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每個人佔的十多米溝,就挖到了半米多的地方,再往下,就遇到了還沒有融化的凍土層,凍土層用尖鍬腳蹬,是蹬不下去的,這個時候,尖鎬就派上了用場,雖然還是凍土層,但是畢竟已經到了春天,凍土也受到了陽光的溫暖、雪水的滋潤,沒有了冬季凍土的那麼硬,那麼堅不可摧,在尖鎬的刨擊下,也會成片狀或成塊狀被刨離大地,只是沒有了剛開始的那麼容易。
雖然也很艱難,但是畢竟還剩下二三十公分的深度,也就是一鍬的深度。但是在挖溝的過程中,用鎬頭刨土就是很累的活了,任挖三鍬,不刨一鎬。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動鎬頭是多麼消耗體力。這些工人用尖鍬挖了一個多小時的溝,沒看到有一個人出汗,可是動用了尖鎬之後,所有人都脫掉了上身外面的棉衣,只穿著毛衣,有的連毛衣都脫掉,只穿裡面的襯衣或線衣。用力揮動著尖鎬,刨向凍土層。每個人都滿頭大汗,還有的身上都出了汗,浸透了襯衣和線衣。
這二三十公分的凍土,用了兩個多小時才被挖出來,挖出來之後,所有的工人趕緊穿上棉襖,春天雖然有了暖陽,但畢竟還有寒氣,一冷一熱是最容易感冒的發生。
這一段挖完,經四局的監工認定合格後,李國前用五十米的捲尺給每個人量了米數,並用碳素筆記錄在本子上,作為晚上開工錢的依據。
中午的時間到了,李國前告訴了大家車站裡商店的位置,平時這樣的小車站是沒有商店,就是因為修建這段複線開始,在興達車站和雲朵車站才出現了兩個小商店,估計這條複線建成通車之後,沒有了幹活施工的工人,這兩個小車站的小商店也就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關門大吉。
小商店了的貨物主要以食品為主體,礦泉水、麵包、蛋糕、火腿腸、榨菜等種類很多,泡麵有袋裝和桶裝兩種,小商店有個大茶爐子,所以熱水是免費供應,在這裡吃泡麵的人,一般都是買一桶加一袋泡麵,桶裝的泡麵用開水泡好,吃完之後再把袋裝的泡麵放在吃完的泡麵桶裡,倒入熱水,把調料加進去,泡好以後,連湯帶水喝進肚子裡。第一,幹活的人體力消耗很快,一桶泡麵根本不夠吃。第二,袋裝的泡麵要比桶裝的泡麵便宜好多錢,這樣吃也是為了省錢。當然也有能吃的人,另外再加一根火腿腸或者麵包。
這個小商店賣的這些食品的價格和市區內超市的價格不能比較,因為這裡畢竟偏僻,這裡出售的每樣食品的價格都比市區超市裡出售的價格高出百分之五十。李國前自己帶著吃的,喝了點商店的免費熱水,把麵包和火腿腸填進了肚子裡。
吃完午飯,所有工人抽煙的抽煙,喝水的喝水,休息了一小會,工人們開始又每個人佔了十多米的位置,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挖掘。
下午挖掘的情況和上午大體相似,到了晚上五點多鐘的時候,孔老闆給李國前送來了五千塊錢,孔老闆也是根據每天的工程進度,到晚上給李國前不同的錢數,李國前用這些錢給工人開工資,剩也剩不多點,缺也缺不多少。為了防止萬一,李國前本身的一萬六千塊錢現金每天都隨身帶著,就擔心出現錢不夠的情況。
這些工人下午的這一段溝挖完,也經過監工的確認合格,李國前丈量完米數,每個人的米數和上午的米數相加,然後再乘以十一,就算出了今天每個人掙到的錢數。
最多的一位力工是一天挖了將近三十米,三百二十多塊錢,挖得最少的力工也挖了二十米,掙了兩百二十元。三輪車司機挖了十多米,連車費在一起,一天也收入三百多。
在這個沒活的春季,一天能掙上兩三百塊錢,那是相當地知足。
第二天早上,這個大三輪車仍是早早地等在了李中李資訊部的門口,今天趕來的人比昨天有所增加,有二十四位,這一回,三輪車車廂被塞得滿滿當當。
因為李國前只買了二十個黃馬甲,馬甲不夠分,孔老闆又找到車站的工作人員,車站的工作工作人員從庫房內拿出一個大絲袋子,裡面裝的全是黃馬甲,這些黃馬甲是鐵路施工人員施工時穿,工程結束之後,就把黃馬甲脫下扔在了這裡,因此才會有這麼多,車站工作人員囑咐,用完之後給他拿回來,不要弄丟了就可以。
李國前說著感謝的話,滿口答應。
這些人從昨天結束的地方,繼續著往前挖掘。
到晚上孔老闆給來送錢的時候,看到這麼多人,這麼一個三輪車。就對李國前說:“你明天不用僱三輪車了,我有一個大農柴車,每天早晨從市區往這裡拉發電機和我的四五個工人,車廂那麼大,每天空著也是空著,你讓你的工人每天早晨六點之前去立交橋上,我的大農柴車每天早晨六點經過立交橋的上面,把你的工人順路拉上,晚上坐我的大農柴車再一起回去,這樣也能省下一次僱車費。”
李國前說:“那當然好了,我們從明天開始,就去市區的立交橋上等你的大農柴車了。”
當天晚上回去時,李國前就和三輪車司機說明天不用車了,並告訴這些工人,明天還有想來的,早晨六點之前到市區的立交橋上等待。
今天工人們掙得錢數和昨天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