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前和李輝依然是一個人拎振搗電機,一個人背振搗棒向工地行進。
首先是蒙苫布的工作,和昨天下午的工作流程一致,就做不過多描述,只不過是速度和質量明顯提高,這也是熟能生巧。
蒙完苫布,技術員呼叫生産排程,彙報了這裡,一切準備就緒,可以調水泥泵車和水泥罐車進廠,進行混凝土的澆築。
同時,昨天那個木工也打車來到了現場。
這次比昨天下午要快捷,水泥泵車和水泥罐車十幾分鐘之後,就全部到位。
李國前和李輝墊好水泥泵車的四條腿後,回到鋼筋木模平臺上,各就各位,準備開始混凝土的澆築。
有了昨天的經驗,一切進行的都很順利,在機器的轟鳴中,伴隨著水泥泵車的噠噠聲,李國前雙手抱住橡膠管,把每一股噴射出來的混凝土準確地送到它們應該站立的位置。
李輝也甩開了振搗棒,把每一個空隙都留下振搗棒的足跡,沒有一個死角。
大海的波浪總是在平靜下醞釀形成,意外也總在寂靜中發生,當第一罐灰即將沒有,鋼筋木模裡的混凝土也澆築了一半的時候,李國前,在認真地調整著混凝土下落的位置和方向,李輝在用振搗棒振搗著木模與鋼筋籠子之間的空隙。
這個時候,李國前的耳朵裡,傳來咔嚓的一聲脆響,李國前還很好奇,這到底是什麼聲音,哪裡的聲音時,隨著聲響,再看木模內的混泥土,紛紛地向一個方向流去,木工在邊上喊:漲模了,快停止泵灰。聽到喊聲,李國前趕緊透過對講機,指示水泥泵車司機,停止泵灰。李輝也趕緊關閉了振搗電機。幾個人一起跳下鋼筋木模臺子,來到混泥土湧入方向的外面。
果不其然,直立的木模被撐裂一大塊,出了一個大洞,混凝土正順著那個大洞向外湧動,在帳篷內已經湧動了一大堆。
這個時候,技術員和老闆弟弟也鑽進帳篷裡,看到這種情況,讓李國前馬上拿鑰匙,回休息室去取那幾把板鍬。另外指示木工快想補救措施,阻止混凝土的繼續外溢。
這是關鍵時刻,李國前一路小跑著跑到休息室,把三張板鍬抗在肩上,鎖上屋門,又連跑帶顛的快速回到工作現場。
並根據技術員的指示,李國前和李輝用板鍬撮流在帳篷地上的混凝土,順木模頂部再扔進木模裡,可是那個漲開的木模窟窿還在,裡面的混凝土還在順著窟窿汩汩的向外流著,流在帳篷的地上。
木工用一塊模板試著去封堵那個窟窿,可能是此時壓力還過大,沒有成功。
這個時候,木工用隨身的木鋸把帳篷旁的一塊木模板從中間截開,一分為二,並把截好的板塊,從底部直立起來,在中間堵住了那個窟窿,技術員和老闆弟弟也一起上手,用肩膀把這塊木板死死地頂在了窟窿上,也是因為混凝土湧出了很多,沒有了太大的壓力,在三個人的用力下,這半張木模板緊貼上了破損的那張模板上。
木工騰出手來,釘釘子,用木工步步緊一種木工工具)把兩張木板和木方鈎連在一起,然後用木方一層層加固。
這個時候,技術員和老闆弟弟松開了手,窟窿被成功封堵,木工繼續用木方,勾刀,長木螺絲加固,以防意外,保證做到萬無一失。
接下來就是流到帳篷裡的混凝土要再扔進木模裡使用。經過這段時間的流淌,帳篷的地上有六七立的混凝土,這一鍬鍬的往木模裡扔,那可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技術員又去庫房了領來幾把大板鍬,四個人一起開工,把地上的混凝土一鍬鍬地扔向木模裡。
又扔了兩個多小時,到了晚餐的時間,技術員和老闆弟弟還有木工先回去吃飯,並給李國前和李輝打好飯放在宿舍裡,等兩個人吃完後,來換李國前和李輝,兩個人再回去吃打好的飯。因為食堂的開飯時間是固定的。
現場剩下了李國前和李輝兩個人,可帳篷地面上的混凝土逐漸變稠,並慢慢凝結,兩個人不敢怠慢,來不及歇息一下,擦一擦滿頭滿臉的汗水,只是用力,快速地揮動著大板鍬,把地上的混凝土一鍬又一鍬撮起,然後揚進鋼筋木模內。隨著兩個人的汗水滴落的越來越多,地上剩下的混凝土變得越來越少。
技術員和老闆弟弟來回吃飯的速度很快,半個小時左右就返回來,替換李國前和李輝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