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水泥泵車和吊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進行作業之前,都要在本身的底盤內伸出四條腿來,當泵車司機操作著把泵車的四條腿在底座完全伸出時,李國前和李輝在泵車的操作臺上抱下很多木方,分別墊在伸出的四條腿腿下,並把木方一層層碼好。泵車司機操作著把四條腿壓在碼好的層層木方上,並一點點壓實。這個時候水泥泵車的所有車輪慢慢地離開地面,開始懸空,司機又把四條腿往下壓了壓,使車輪離開地面的高度相同,操作結束。
這時,水泥罐車也如約而至,把放料口對準了水泥泵車的進料口,停在了那裡。
李國前和李輝兩個人鑽進帳篷,進入支好的木模板內,站在綁好的鋼筋橫網上,並安裝好了振搗棒,並為振搗機接通了電源,李輝是瓦工,負責振搗,李國前是力工,負責往支好的木模裡放料。為了安全,兩個人都帶上了安全帽,李國前的安全帽旁邊還有一臺對講機,負責和外面的泵車司機聯系,來指揮司機操作泵杆,前後左右以及上下的挪動,因為泵杆頭要順帳篷的頂部開口伸到帳篷裡,帳篷裡的情況,泵車司機無法知曉,所以只能靠對講機來和帳篷裡的人來聯系。
泵車的長泵臂在司機的操作下,在空中慢慢伸展開,泵杆的頭是一節長約一米的黑色軟橡膠管,這段橡膠管漸漸地靠近帳篷頂部中間的開口,在上方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下落。
這個時候,在帳篷裡的李國前看見了自己頭頂上緩緩降落的橡膠管,並用手抓住,透過對講機告訴司機管子要向西稍微挪動,然後再下落。外面的司機聽到對講機裡的喊話,隨時調整泵杆頭的位置,又經過了兩次調整,李國前感覺到開始放料的高度和位置正合適,透過對講機喊出正好的指令,那邊的泵車司機也停止了泵杆的調整。
同時水泥罐車開始轉動,罐車裡的混凝土開始一股一股的傾入水泥泵車的進料口,在進料的同時,泵車開始工作,混凝土透過泵的壓力,經過高高揚起的泵管,把混凝土送入帳篷裡,李國前雙手抱著橡膠管,看混凝土透過管口,墜落到鋼筋籠子的底部,然後慢慢向四方湧動。
橡膠管離鋼筋籠底部,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太近容易增加泵管的壓力,導致泵管堵塞;如果太遠,下落的混凝土力量過大,對木模板的沖擊力也大,容易出現漲模。
當木模裡的混凝土放入有幾十公分厚度時,李輝啟動了振搗棒,把嗡嗡作響的振搗棒深入到每一個鋼筋籠子的縫隙中進行振搗,以保證每一個空隙都有混凝土的流入,不漏過任何一個死角。
木工師傅在木模的四周來回走動,隨著混凝土灌注到一半的高度,木模發出咔咔的聲響,木工繃緊了神經,小心檢視著可能會出現問題的蛛絲馬跡,並隨時用木方和釘子進行著加固工作。
這個時候,李國前透過對講機指示泵車司機把泵管先提高兩米,然後向東南挪動兩米半,然後再把管放在兩米,這個泵車司機明顯是個老手,每一步操作拿捏的都很準,很到位。和李國前期待的落管位置大體相近。
隨著李國前開始指令的發出,一股一股的混凝土順橡膠管又噴射而出,李國前抱著橡膠管,讓混凝土均勻的落入木模裡的鋼筋籠內,李輝拖動著振搗棒並塞入每一個空間和每一個空隙,嗡嗡的振搗,以保證每一處都能振搗到。
木模內的混凝土慢慢的接近了木模板裡面劃橫線的地方,那道橫線是混凝土上面平面的水平線。也就是混凝土最高點的限定值。
當混凝土放到這條橫線的時候,泵車又泵了三四下,李國前才喊停止。這個時候泵車停止了泵灰,並收回四條腿,開始撤離了現場。同時水泥罐車也開離了這裡。
這個時候泵入木模內的混凝土,要讓它有一點餘量,因為在振搗的過程中,還有少量混凝土會進入縫隙中,如果放到正好那條線就停止,經過後期振搗,一旦發現有一點不足,那可就是麻煩事了,缺的那一點混凝土是沒有人給你單獨送來的,只能自己去想辦法。如果有餘量就好辦了,經過振搗完畢,仍有富裕,就可以把富裕的用鐵鍬撮起,扔到外面去,最多十鍬八鍬就能解決,也不可能多出很多。
技術員和老闆弟弟進入帳篷的時候,李輝也剛振搗完畢,關閉了振搗棒的電源,李國前和李輝把頭頂上那塊苫布和另一側那塊苫布扯在一起,並用鐵絲把兩塊苫布的扣眼綁在一起,技術員和老闆弟弟也是一個前面一個後面把兩塊苫布把釦眼用鐵絲綁在了一起,直到現在一個完整的帳篷才最後大功告成。
李國前和李輝在附近撿來木條木方,和紙殼稻草床墊子,並人抗進帳篷兩袋焦炭,技術員和老闆弟弟把兩只油桶改裝的鐵爐子拽進帳篷內,東西兩面各放一個,幾個人開始在帳篷內生火點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