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三天之後,小包開啟電話,說鏟車已經把場地推平,李國前在勞務市場以每天兩百元的價格找到一名瓦工,讓瓦工回去準備帶上水平尺,水平儀,水準儀,等待李國前的電話。
李國前在租住的旅店老闆處,找到一些生火用的破木頭條,借老闆的斧頭,把破木頭砍削成很多木頭撅子,用繩子捆起來,綁在小藍車的後椅架上。
忙完這些,李國前又到土産日雜商店,買了一個標長為一百米的皮捲尺,還買了兩卷線繩。
李國前隨後給剛僱的瓦工打去電話,瓦工是騎摩托車,讓他騎摩托先走,到電廠圍牆工地等候自己。
這之前有很多人勸說李國前買一輛摩托車,騎摩托來回跑工地既方便又快捷,李國前不是沒錢買,也不是不會騎摩托車。只是因為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騎摩托車行駛在街道上,前面既沒有小石頭子,也沒有坑窪,也弄不清楚什麼原因,犯了神經病的摩托車把李國前從車把前方扔飛出去,李國前在空中飛行了六七米的距離後,重重地摔在了馬路邊,右腿的腿骨磕在了馬路牙子上,身體其它的地方只是搓擦受了一些皮外傷。右腿上的肌肉磕的凹陷反捲,肉裡面白森森的骨頭都裸露到了外面,在醫院裡住了一個多月,總算恢複正常。
自從那次之後李國前就再也沒有碰過摩托車,心裡落下了摩托車的陰影,現在其他人騎著摩托車載自己,心裡都有深深的恐懼感,總擔心摩托車一不小心就犯精神病。
李國前騎著腳踏車來到電廠工地,看到小包已來到現場,在小包的指揮下,李國前拿著高度標尺,瓦工操作著水準儀,開始“超水平專業術語)”的工作。
這段圍牆的施工分兩種,西面的圍牆是電廠的正門,所以這段的圍牆要求美觀,要有造型增加視覺感受。南北兩側就沒有這些要求。
在小包的要求下,要先進行電廠正門圍牆的施工,第一步工作就是找水平,在李國前立高度標尺的地方砸入一個個木頭撅子,瓦工的水準儀上報出每砸入土內木頭撅子的水平高度,記錄下來,然後標註在每一個木頭撅上,相鄰木頭撅子的距離是五米。
測完水平之後,再調整每個木頭撅子的高度,調整好高度就可以用白線繩把每個木頭撅子都連線起來,連線完成,再用水平儀校準,根據校準情況,再適當調整木頭撅和白線繩的高度,進行到這一步,超水平的工作結束,李國前付給瓦工兩百元錢,推著腳踏車和小包邊走邊聊,返回了市區,尋找力工準備第二天的施工。
第二天一大早,李國前就來到資訊部旁邊的勞務市場,找到十名力工,囑咐他們自己準備好鐵鍬尖鎬,到電廠圍牆的工地集合,因為電廠工地距離資訊部的勞務市場不遠,步行最多二十多分鐘就能走到,所以就沒有了車接車送一說。因為是計件活,所以也沒有了中午供飯一說,但是計件活是要根據完全完成的工作量當天開取工資的。
工程的第二步是挖坑,挖坑的目的是做圍牆的基礎,不管是蓋樓房還是平房自己單獨的圍牆,所有的牆體下面都是要有基礎,沒有基礎的牆是弱不經風的,牆體基礎有兩種,一種是墩柱)基礎,另一種是帶基礎,兩種基礎都是要在所要砌築的牆體下面挖上深坑或深溝,在坑或者溝內用石頭砌築,水泥灌縫隙。一直砌築到和地面水平。挖坑的基礎就稱之為墩基礎,挖溝的基礎就叫帶基礎。
電廠的這個圍牆要求的是墩基礎,李國前找來力工的目的就是挖墩基礎的坑,具體是根據挖出的土方量開取工資,但必須是完全挖完一個坑後才能結算當天工錢,一個坑沒挖完不結算工資,只有第二天來後繼續挖完才能領到工資。因為需要砌圍牆的地方正好是草地,鏟車在推平場地時,又把難挖的草皮推走,下面的基本都是黃土,挖土方的難度不大。李國前給力工的價格是挖一立土方三十元錢。
有的力工問:“為什麼不按挖一個坑多少錢結算呢?”
李國前給他們解釋說“:因為地面水平的關系,每個墩基礎的高度是統一的一米五,所以放置墩基礎的坑就有深有淺,沒有辦法按坑來進行結算。”
土坑的位置在兩個木頭撅子的中間,坑的寬度要求是八十公分見方,因為每個墩基礎的距離也是五米。以白線繩為基準,往下一米五就是坑底。
這十個力工就掄起尖鎬,揚起尖鍬,熱火朝天的幹起活來,因為土質不硬,用到尖鎬的地方比較少,大部分的坑用尖鍬就能完全挖出來。
一天的時間,每個力工都能挖出七八個坑,到下午六點,李國前根據完全挖完的土坑的土方量,為每位力工結算當天的工資,所有的力工都開到兩百多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