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時光走進了新世紀上期,好力河礦務局進入了公司化運作,更名為好力河煤業集團公司,並且和火電投強強聯手,煤電鋁一體化加速推進,火電投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加快了鋁廠電廠的建設。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土建處的工程量大幅增加,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出現了嚴重的不足,為了吸引人才,土建處開出高於其它單位的薪金引進人員。
作為從小玩到大的武偉,聽到這個訊息後,首先就想到了李國前,開始給李國前打電話,慫恿李國前離開奈曼旗,把工作調動到好力河,在這裡發展,因為糧食儲備庫和力煤集團都屬於國企,所以工作是可以調動的。
說實在話,李國前開始是不動心的,在旗裡雖然工資低一點,但是離家裡近些,以後照顧父母方便一些,並且也習慣了這裡忙碌但規律的生活。
可是後來武家三兄弟相繼給李國前打電話,訴說著好力河的種種好處,土建處新招錄員工的優厚待遇,李國前漸漸地動了心,並把這件事情打電話說給姐姐,姐姐是大力支援李國前去好力河發展,徵求父母的意見,父母也拿不出過多的建議,最後讓李國前自己決定。
李國前經過了幾天的考慮,最後終究抵擋不住高工資的誘惑,找到糧食儲備庫的領導,提出了開取工作關系,調動工作的請求。因為李國前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勤勞肯幹,領導是不願意放李國前走的,可是人各有志,勉強不得,最後同意李國前拿到好力河的接收函後,給李國前開調出函。
透過武家兄弟在好力河的操作,幾天之後,好力河的調入函郵寄到了糧食儲備庫人事科,人事科給李國前開出了調出函,李國前把手頭的工作進行了簡單的交接,和同事們一起吃完分別宴之後,背起簡單的行囊,坐上火車,在木達市轉車後,登上了開往好力河的列車。
列車終點停在了一個叫做勤特花的地方,剛來到出站口,李國前就看到了武偉在出站口向裡面張望著。
李國前走出出站口,武偉拿過李國前手中的一個包,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向停車場走去。
好力河夏季的夜晚,非常涼爽,氣溫也就在零上幾度,如果有風吹過,全身都會感覺涼颼颼的。
這裡和奈曼旗雖然相隔不遠,可是初來乍到的李國前感覺到了明顯的氣候差異。
坐進武偉開來的車,車子行走了十幾分鐘後,進入市區,停在了一家飯店的門口,屋內的武言武叢以及家人迎了出來,把李國前引到二樓的一個雅間,除了武叢的妻子和孩子,其他的人李國前都認知,武家三兄弟在這裡為李國前接風。
接風宴結束後,大夥回到土村口的家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嘮起來家常,說的也都是家鄉有趣的事情,並為李國前專門安排了一個房間,供李國前居住。
第二天,武言開車帶李國前去各個部門辦理入職手續,因為手續齊全,所以辦理起來特別順利,用了一天時間,各種手續基本辦理完畢。
到了這個時候,李國前就成為了力煤集團的一名正式員工。李國前的具體工作單位是好力河煤業集團土建處下屬的一個建築材料公司。
走進建材公司院內,除了一排辦公平房和兩排高大的廠房之外,佔地有幾百畝的偌大院子裡,一摞摞空心樓板,大型廠房屋頂的屋面板,一堆堆的路面彩磚,陶粒粉煤灰磚,一疊疊的門窗材料,泡沫苯板整齊且有規劃的站立在院子。顯得特別有氣勢。
這個建材公司主要為土建工程提供建築材料。大到水泥構件,小到一根鐵釘,都由建材公司製作或者採購,土建處的建築公司需要的建築材料都要到建材公司領取。
建材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對接各土建公司,沒有獨立的財政大權,買入材料後加工成品,再賣給土建處下屬的各建築公司,都要經過土建處財務走賬,不涉及到現金往來。
但是建材公司也有一小部分自制的建材面向社會銷售,例如空心磚,彩磚,空心板,泡沫板等,但直接採購的成品建材是絕對不能面向社會銷售的。
同時建材公司承攬一些小型的房屋附屬工程,面向社會這一小部分業務,都是直接收取現金,不經過土建處走賬,這些就是建材公司自己的創收,也就算是為建材公司掙的外快。掙到的錢主要用於給建材公司的員工發放獎金。這個也是公開的秘密,土建處下屬的各個公司都是這麼做,也算私下的小金庫,但這種私下的小金庫的賬目在職工面前是公開的,透明的,沒有哪一個領導佔用過裡面的一分錢。
李國前的具體工作就是面向社會小型建材的銷售,以及小型施工現場的管理。
李國前的工作繁雜且忙碌,每當有客戶來購買彩磚或粉煤灰磚等小型建材時,李國前要負責接待,帶領客戶到財務交款,開取銷售單,在客戶的建材裝車時,還要負責清點數量。
建材公司在市區內承攬有更換門窗,鋪設路面磚的小工程時,李國前還要跑現場,檢視工程進度和質量,回到公司後及時向領導彙報。
李國前上班之後,就謝絕了武家兄弟挽留繼續住在他們家裡的請求。武家兄弟有自己的公司,在那時的好力河也算做是有錢人,可三兄弟並沒有買樓房居住,一直住在那一排平房內,後來又在平房周圍用紅磚砌牆,圈佔了一個大院子,以便車輛和裝置的存放。
當時的力煤集團有單身宿舍,每個房間住四個人。因為李國前喜歡清淨,就沒有去單身宿舍居住,而是在大貿易街的南段的一個小旅店,以月租的方式租下一個房間,買了一個小鍋,下班回來後,偶爾煮點面條之類的簡單食品,當然吃飯大多數還是去小吃部解決。好在出門幾十米的右手邊有好多家小吃部,價格特別平民化。
建材公司離這個小旅店有將近兩公裡的距離,李國前在腳踏車專賣店用160元錢買來一輛藍色的二八式腳踏車,每天騎著它,用大約十分鐘的時間就能到建材公司。並且來回去往施工現場的時候,騎這輛腳踏車也是很方便。
總的來說,在這裡去掉各種花銷,李國前每月剩餘的錢都是在糧食儲備庫時期的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