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子身體一軟,癱坐在地上,整個人彷彿被抽走了脊樑骨一樣,目光一片死寂,眼睛裡倒印著那抽搐地屍體,慢慢的,他的眼簾漸漸垂下,頭髮遮住了他的眼睛,留下一片陰影。
就在這時,一聲正義凜然的聲音傳來:“放肆!光化日,子腳下,你們居然膽敢肆意殺人!來人,將他們拿下!”
“唯!”
那道聲音一聲令下,幾十名身著黑色甲冑計程車卒頓時湧入,連綿一片的拔刀聲響起,那兩名見狀,頓時驚呼:“禁軍!?”
而那被稱之為寧子的少年此刻呆呆的看著,目光裡忽然綻放出一道光芒。
“你沒事?”一道溫和的聲音從他身側響起,寧子抬頭看去,一個比他年長一兩歲,氣質透著一股貴氣的少年正關心的看著他。
“你們不能抓我,我家主人可是衛將軍門下的……”
那兩名壯漢正欲什麼,直接被一名禁軍士卒打斷了:“放肆!見到十三皇子還不下跪!”
那少年一聽,頓時看向袁易霖:“你就是十三皇子?”
“嗯,正是。非常抱歉,如果我早來一會……”袁易霖臉上掛著自責、愧疚的表情。
“我叫寧裘。多謝十三皇子救命之恩,至於他……”寧裘看著那具屍體,沒有話。
…
此後六時間內,袁易霖對整個軍隊進行重新編組,將現有士卒以及軍官打亂。
以五人一伍,設伍長;
以十人一火,設火長;
五十人一隊,設隊正;
百人為一營,設營正,並配有親兵一伍,設政委、憲兵,共計110人。
五百人為一衛,設衛正,領500人,配置文吏、憲兵、政委,親兵一火,為600人。
五衛一都,設都指揮使,親兵一隊,配置文官、憲兵、後勤官、政委等,為3300人。
袁易霖為皇子,作為最高指揮官,親領三都,並配置了一營禁軍為親兵,保護安全,而在他之下,憲兵、政委全部清一色的青少年,同時軍官也並不以力量高低任命,他專門選拔那些有領兵之才,並且落寞者為軍官,同時分配少年擔任副官。
其中,政委是負責教所有士卒識字讀書,並且順帶指引著他們人生道路,俗稱洗腦,順便還身兼傳教。
而憲兵,則是相當於軍法官,專門負責士卒的軍紀以及訓練問題。
而超凡者家中有不俗背景的,則擔任副官,比較平凡的,則擔任憲兵以及政委,輔助袁易霖掌握軍隊。
在這期間發生一起事件——
前衛將軍,也就是現任櫟陽令出走臻國,投奔了燕國,與此同時,他帶走了大量的舊部,導致臻國武力水平驟降,引得周邊各國一陣騷動。
而袁易霖在重編軍隊之時,自然有不少自詡武力不俗的人不服,紛紛要求以武力高低來決定官職。
面對這個情況,一排排憲兵隊上前,手持一種奇怪長棍,對著站出來抗議的人一頓猛射,抗議者頓時非死即殘。
一名少年出列,冷冷的看著他們哀嚎著,對著噤若寒蟬亦或者滿含憤怒計程車卒道:“我再強調一遍!軍人的職是服從命令!不服從命令,那就去死!這裡不搞什麼狗屁的法不責眾,凡是抗命的全部去死!”
袁易霖見狀,知道過火了,連忙上前制止,旋即公佈了軍功爵位制!
“軍功每到一定額度,提升爵位,將自動得到相應田畝以及每月軍餉。
同時,軍功還可以用來兌換功法、要求、房屋、軍職、藥材等一些資源!”
同時,政委的人出來和憲兵的人唱對臺戲,雙方相互攻訐。
而袁易霖最終也做出了裁決,撤銷了那位出頭少年的憲兵隊職務,但政委依舊不依不饒,希望能徹底撤銷憲兵隊。
這一下頓時贏得了所有士卒的同仇敵愾,然的對政委多了幾分好感。
…
喜歡主神策劃名單請大家收藏:()主神策劃名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