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
此後兩年,袁易霖每年都會來兩次,確定無恙後再三交代,便再次離開,而姬希則沉迷觀想,無法自拔。
而此刻琅琊閣已經確立總部地點,便是在嶗山南部,也就是地球的青島!
從開始到現在,19年的時間,家中有權有勢的,最受寵的自然整日被鞭策著不斷提升氣力,而不受寵的則提出為家族做出貢獻,希望得到一筆錢,鍛鍊能力,由此集中資金,將整塊青島連同嶗山四周土地全部買下。
由於是鹽鹼地,導致價格相當便宜。不過環繞嶗山的部分田地藉由溪流、瀑布成了良田,約有千畝。
七國世界總人口為八百餘萬戶,以每戶五人計算,也就是四千二百餘萬人,相當於八十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超凡者,這個比例並不低,主要的是,大多精英超凡者在大秦世界亞羅+大乾)陪伴家人度假。
…
臻國,位於下西南,雄踞關中,函谷關為前線,相似地球秦國。
由於四周異族環繞,導致臻隊精良,尚武之風橫行,其將領武力普遍比其他國家將領要強。
如今諸國互尊帝位,而臻國的最高統治者,自然是臻帝,臻帝之下分兩部,為丞相、御史大夫。
其中丞相上承皇帝詔命,下統百官,總攬政務,不過由於臻帝斥華胥上帝為淫祀之事,丞相告老還鄉,與此同時,九卿同樣閒置兩名,暫由副手頂替。
而御史大夫則掌監察百官,為左丞相,御史大夫如今還未曾糾葛與皇位爭奪,一直冷眼旁觀,恪守本職。
而兵權方面,臻帝為所有士卒的最高統帥,親領兩萬禁軍,不過一般都是由他任命的副統領進行管理和日常訓練,同時還有中尉領五千城防營,負責皇城治安,不過態度已經非常明確的倒向太子。
同時,城外還有六位將領執掌三萬大軍,拱衛皇城。
而如今,臻帝有十三子,分別為皇后以及貴妃、德妃、賢嬪、寧嬪所出。其中皇后生太子、三皇子、九皇子,其中三皇子夭折,貴妃三子,唯六皇子倖存,德妃生四子,唯有五皇子倖存,賢嬪兩子,十一皇子、十二皇子,寧嬪生十三皇子。
也就是,目前只有太子皇后,31歲)、五皇子德妃,26歲)、六皇子貴妃,26)、九皇子皇后,23歲)、十一皇子賢嬪,20)、十二皇子賢嬪,18)、十三皇子寧嬪,18歲)。
目前有勢力的,也就太子、五皇子、六皇子,餘下都是屬於無權無勢的,當然,這種無權無勢是在更高層次上來看的,對於百姓來,身份依舊尊貴非凡,倒也不至於有人平白無故的去得罪他們。
而此刻,是臻國119年3月12日,凌晨。
這一,臻帝啟難得抽出空閒,將碩果僅存的七位皇子叫來,打算考校考校他們,他目光掠過七子,在太子發福的身材上掃了眼,目光有些感嘆時過境遷,幼年可愛乖巧的嫡長子如今已經長大了。
他略微沉吟,旋即道:“治國,自然是文武並重,爾等為皇子,武力反而是最次要的,第一要有一定治國才能,第二,自然是要領軍作戰的才能,除非你們有一龍之力。”
這話剛落,六皇子臉色多了幾分不自然,他便是那種武力至上,只要有武力,其他一切都是土雞瓦狗,皇帝這句話,分明就是斷絕了他爭奪皇位的可能。
“今,朕就考校考校你們,如果給你們每人一個縣城,限你們三年之內,使其繁榮,而且百姓並無絲毫怨言,你們會怎麼做?
太子,你為表率,你的看法。”
太子沉吟片刻後道:“我若治理一縣之地,並使其繁榮……自然是降低農稅,吸引百姓前來,提升治安,修建水車,挖溝渠,修建利民橋,平抑糧價,這樣一來,不出三年自然繁榮。”
皇帝點點頭,看向五皇子。
五皇子沉吟道:“太子殿下之言,我自然並無異議,不過我需要補充幾點,第一,吸引商賈,鼓勵生產,以特產吸引商人,若臨河自然要修建港口。”
“嗯。”皇帝陷入沉思,旋即也點了點頭,沒有評價,而是看向六皇子。
“當然是舉辦下第一比武大會,來我的縣城的人肯定很多,這不就繁榮了?”六皇子著得意洋洋道。
太子和五皇子低垂眼眸,沒有話。
皇帝也點了點頭,旋即看向九皇子,九皇子毫不猶豫的道:“我贊同太子殿下之言,商賈逐利,唯利是圖,他們的存在只會使人心浮躁,無法靜心耕種,反而導致百姓離開田地。”
之後的十一皇子和十二皇子則贊同了五皇子之言。
到了這裡,其中派系一目瞭然,六皇子有些著急,見兩位哥哥都有人符合,唯獨自己無人符合,這不是擺明了自己的辦法不行嗎?明明是他靈光一閃想出來的,當下用著威脅的目光盯著十三皇子。
十三皇子,自然就是袁易霖,不過此世他姓姬,名青雉,此刻他正處於一種兩難之中,第一是附和六皇子,但明顯告訴他們他是支援六皇子的,第二,若是支援其他皇子,明顯又得罪了六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