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得了吩咐下去,子臨就坐著凝神不動,泉陰和山河童子一時間也沒了聲音,只剩下酒樓裡的食客的你來我往的雜聲。
不多時,酒菜上好,三人開始用飯,都是吃的極慢,子臨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酒,一邊在想,接下來如何在靜海城裡安頓的事情。
就在這時,樓下傳來爭吵聲,還夾雜著幾聲痛呼,子臨三人聞聲看去,一個男孩,大約十多歲的樣子,被幾個小二圍著,在一起推搡來去,好像還有人動了拳腳。
子臨環顧樓上,正好還有個小二在那收拾餐桌,子臨順手叫了過來,“那邊小二,過來,在下問個事情。”
小二一把將毛巾搭在肩上,笑呵呵的過來道,“客官,有事兒吩咐?”
子臨微微一笑,親手扯過一個凳子,示意小二坐下。
“這樓下是怎麼回事兒?”子臨問完,便見那小二微微一嘆,旋即看著樓下。
這時樓下已經消停了,那小男孩腳步踉蹌的出了酒樓,轉眼不見蹤影,子臨回過頭來看著身邊小二。
“說說,我這人愛聽閑話,正好遇見了,就止不住好奇,小二哥說道說道?”
那小二見子臨問起,先是小小沉默了一下,才張口道,“嘿,不瞞客官,這事兒在這樓上都成常事兒了。你看,那些熟客都是不怎麼瞧的。”
子臨點頭,示意小二繼續。
正好這時也沒人上樓,不用人招呼,小二便說了開來。
“客官有所不知,說起這小孩,其實在咱這一片地兒,還是有點名氣的,”見子臨臉上配合似的泛起好奇與疑惑,不由的得意幾分。
“這孩子,出身其實很好的,是這靜海城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孩子,前些年還是個錦衣玉食的小公子哥,後來一場天災,全家遭難啊。”說起天災,子臨從這小二眼裡看到了隱隱的恐懼。
“這小孩命大,被自家奴僕抱著出去遊玩,回家的遲了些,也正是如此,這才躲了這場災難,也算給自家留下了香火。”
“只是,這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嘍,”見子臨聽得入神,小二自然接著道來,“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子,一下子從天堂跌入地獄,而當初抱著他出去的家僕,卻乘著混亂捲起主家財物溜之大吉。”
“不過說到此處,倒也不得不讓人佩服,這小孩雖然遭難,但硬生生撐了下來,一邊吃著百家飯,一邊和城裡的流浪孤兒打成一片,兩年時間,也算是個孩子王了嘿嘿。”
“那他今日這是?”子臨卻是琢磨不透今天所見的了。
“嘿,客官聽我說完,”小二擦了一下略微幹巴的嘴,子臨隨即倒了杯茶給他,小二趕緊接過喝了兩口,繼續說起內情。
“這兩年,這孩子經常來這裡,咱東家也算心善,見他家逢巨變,自家又是酒樓生意,不缺飯菜。便時常給他舍些,讓他吃個飽飯,後來就不一樣了,這孩子和城裡孤兒混熟,不時的想多要些飯菜,這一日兩日沒事,時間長了誰也來好笑,這孩子還說要在酒樓幫工,甚至想拉著一大幫小孩過來,這不瞎鬧嘛,就他們身板,手不能抗肩不能挑,能幹啥子?再加上小孩也大了些,東家雖不說話,但多少也煩他,就這樣子了,每次來了,趕出去就是!”
“哦,原來如此。”子臨多多少少算是明白些了。
見小二說完也欲動身,便抱拳道,“多謝小二哥了。”說著給小二一點銀錢,小二更是高興,雙手接過,千恩萬謝。
子臨忽然記起一事,隨即問道,“對了,忘了問了,這小孩叫啥名兒啊?”
小二已經快下樓了,聽子臨問起,高聲道,“謝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