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秀兒眼神清澈,靜默半晌,眼前劃過終日祭拜的信眾,想起杜大娘抱著孩子夜不能寐的情景,最後方才咬牙答道,“弟子不願,神道也罷,鬼道也好,弟子心裡已經有了信眾,既然放不下,那就索性拿起來,弟子甘願身入神道,或成或敗,永無怨言。”
子臨看著眼前白衣素素的楚秀兒,沉聲問,“不悔?”
“弟子,不悔!”
“好,既然你甘願如此,為師也不會逆你心願,只是日後修行,絕不似你想象般那麼容易,做好準備便是。”
“弟子明白。”秀兒語音一落,子臨便發現,那股神秘的力量更加清晰,微微點頭。
“我有話說,你且細聽!”子臨看著跪在面前的楚秀兒,大聲喝道。
“弟子恭聽師父教誨。”楚秀兒心神一清,連忙答道。子臨面露喜色,緩緩道來。
“神道修行,全在信眾願力,何為願力,眾生求之,便是許願心,自有願力加持爾身,爾顯靈驗以應之,便是得願力,即是你前般所感,那股神秘力量加持就是願力妙用。”
“這願力如何得受?”秀兒問。
“得受願力,便要多行功德,幫扶信眾,棄惡揚善,不因富貴而獨愛,不因窮苦而棄舍,眾生平等,至此自然信眾日多,願力日增,修行增進,道行加深。”
子臨不待秀兒回話,繼續道,“然人心難猜,世情多變,如張三求你布雨潤田,李四求你晴日出行,你該如何?”
“弟子不知,請師父指點。”楚秀兒心下思索,不知如何妥當解決,回言不知。
“哈哈,”子臨笑出聲來,“為師亦不知也,但為師卻知,物分輕重,事有急緩,正所謂,無雨張三幹禾苗,有雨李四懶出行,晴天張三苗無事,下雨李四急死人,凡事自分輕重,徒兒日後定要記得,不可盲目受願而行,徒惹因果。”
“弟子謹記。”楚秀兒若有所得,低頭回道。
點了點頭,泥丸宮裡,太一道人雙眼微睜,“道友,既然如此,便將此法傳了她罷!”
子臨看著楚秀兒,“自今日起,汝名泉陰,不複楚秀兒名號,可願?”
“泉陰謹遵師命!”
“泉陰,我有一神道法門傳你,可願受之?”
“請師父傳法!”
“此法名喚無量妙願普化經,爾持此經,廣度世人,須知神道之妙,在功在德,願力雖好,因果極深,定要牢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字,不可胡作非為,擾了世間安寧,到時天若不遣,為師也要除你!”
“師父所言,泉陰牢記在心,不敢稍忘,日後自當普度眾生,不敢懈怠!”
“如此甚好,你且起來。”子臨雙手扶起泉陰,“如今受了妙經,用心琢磨,但凡不解之處,便問為師道理,我雖收你為徒,卻未真正傳你道理,才至今日之事,倒苦了你了。”
泉陰聽了子臨話出,急忙回道,“若無師父傳法之恩,豈有徒兒今日,弟子不敢作此想法。”
子臨擺擺手,示意泉陰不必介懷,“你先好好參悟此經,一月之後的今日,再去泉陰廟裡,到時了結此地因果,便跟在為師身邊吧。”
泉陰雖然心頭疑惑,但一聽子臨日後會帶她行走,心下高興,連連點頭。